第五十四章 疲兵计(第1页)

如果从传统来讲,吴三桂的逃跑,哦,应该说是撤退,其实并不出乎意料。从他的舅舅祖大寿,再到他的父亲吴襄,历来都有不战而逃的纪录。就是吴三桂,也有松山之战与大同总兵王朴率先开溜的劣迹。说到底,他们都是机灵务实的人,若给吴三桂身上插上毛,说他比猴还精也不为过。从崇祯时始,吴三桂所作的每件事都是以不会危及身家性命,不会危及他辛苦积聚的军事力量为前提。

吴三桂不战而逃,绝不是因为能力或胆气问题,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保存自家的实力。吴家作为一个后起的军阀家族,非常明白掌握军队的重要性,如果手上没有军事实力,他们就会失去好不容易得来的地位。在他的部下中,其骨干都是他的亲丁家将,这一部分人说穿了就是他们吴家的私人武装。即便军队伤亡惨重,他自信只要这支核心力量存在,他也能在短时间内重组起一支人数众多的军队。

“怎么又停下了?”吴三桂收回思绪,勒住马头,不悦的问道。

夏国相轻轻摇了摇头,纵马向前,去探看究竟。

不大一会儿,夏国相便跑了回来,“王爷,道路上有树木、石头,前军正在清理。”

“这是第三回了吧?”吴三桂皱着眉头缓缓说道:“看来,明军要么是兵力不足,要么是判断不明,没想到我军会这么快从元江转进,而且没走石屏。现在他们需要重新布置,所以这些散兵游勇便使用诸多手段迟滞我军。”

“属下也这么认为。”夏国相点头赞同道:“前面的敌军人数不多,只能用些手段,并不能硬拦我军。要是等到李定国率明军主力追击而至,可就麻烦了。”

“李定国不会这么快追上来。”吴三桂思索着摇头道:“吾军实力尚存,粮草未尽,此时与我军决战,实属不智。命令前军,尽快清理道路,加紧前进;再命令后军,砍伐树木,搬运石头,堵塞道路。”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王爷好计。”夏国相笑道:“咱们走得慢,也不能让明军追得舒服,属下这就去前军指挥。”

“等等。”吴三桂抬手叫住了夏国相,低声说道:“汝先不必去前军,吾还有事情交待。”

“请王爷吩咐。”夏国相有些愕然的问道。

“汝带亲兵去后军,那些伤兵……”吴三桂的眼中射出两道凶光,“行动缓慢,且吾军粮草不丰,将他们都留下吧!”

“王爷。”夏国相吃了一惊,低声劝谏道:“这恐怕有伤士气。”

“毒蛇啮腕,壮士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