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匠户(第1页)

朱慈煊边走边想着美事,一不留神,差点被石头绊倒,幸亏邓凯离得近,一把将他扶住。

“殿下小心。”侍卫总兵邓凯提醒道。

“哦,刚才有点走神。”朱慈煊笑着对邓凯点了点头,忽然想起一件事情来,“邓总兵,我前些日子让你弄鸟铳来,这两天倒是忙忘了,你把鸟铳放在何地了?”

“这个……”邓凯咧着嘴,不知该如何回答。

“怎么?没弄来,还是忘记了?”朱慈煊追问道。

“禀殿下,微臣无能。”邓凯躬身施礼,“这鸟铳没弄来。”

“为什么?”朱慈煊奇怪的问道:“军中不会连一支鸟铳都没有吧?”

“鸟铳危险,还请殿下收回成命。”邓凯咧了咧嘴,解释道:“殿下乃万金之躯,不可涉险。”

“危险?不至于吧?”朱慈煊皱着眉头说道:“是怕孤王用的不得法还是鸟铳质量有问题?你给孤王说实话。”

“是,是,是鸟铳质量有问题。”邓凯犹豫了一下,在朱慈煊的注视下,只好实话实说,“匠户们都是惫懒之徒,所生产的兵器质量低劣,特别是鸟铳,炸膛率极高,士兵皆不愿使用。”

“怎么会这样?”朱慈煊很纳闷的问道:“是不是待遇不好,或者是管理人员有问题,你再给孤王说说这所谓的匠户到底是怎么回事?”

匠户制度始于元朝,明代沿袭了元代的匠户制度,将人户分为民、军、匠三等。其中匠籍全为手工业者,军籍中也有不少在各都司卫所管辖的军器局中服役者,称为军匠。从法律地位上说,这些被编入特殊户籍的工匠和军匠比一般民户地位低,他们要世代承袭,且为了便于勾补不许分户。匠、军籍若想若想脱离原户籍极为困难,需经皇帝特旨批准方可,第二,身为隶匠、军籍是不得应试,跻于士流的。轮班匠的劳动是无偿的,要手工官坐头的管制盘剥,工匠往往以粗制滥造或浪费原料,乃至隐冒、逃亡等手段进行反抗。明政府不得不制定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以银代役法。改征匠班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并不曾真正解除手工工匠所受的封建劳役的束缚,因为匠班银就是基于匠户所具有的封建劳役义务的身份关系交纳的,并且这一劳役剥削方式的改变,也仅限于轮班工匠,住坐工匠仍照旧供役。

“这样不好,很不好。”听完邓凯的介绍,朱慈煊是连连摇头,豁免这个贱籍,豁免那个贱籍,没想到身边就有一群奴隶没有解放,而且还是非常重要的军工部门。

“目前军中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