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三年二月十一日,我来到曲阿港附近五里处,命令全军就地安营扎寨。“樊大,你进港口通知廖化前来开会。”我点点头对樊大说到,樊大领命出去了。
“义勇,我写一封劝降信,你敢不敢只身一人送到王朗手里面?”我转头对典韦说到。“军师放心交给我。”典韦大声说到。
我拿出笔墨,在一片白绢上写道:〖叔父大人台鉴:小侄去年运往京师的岁贡,半路在吴郡曲阿港百里处被水贼所截。年末小侄亲自押送岁贡进京,特令叔父大人同时消灭水贼。不想小侄回来路上听闻叔父按兵不动,心中不免窃窃。小侄此番进京,受皇上恩典封为吴越刺史、安东将军并有临机专断之权。叔父对小侄有大恩,虽数年不纳贡,不听上方命令,小侄也不敢随意处置叔父。依小侄愚见,不如叔父暂到吴越其它各处担当太守,小侄用吴郡之兵荡平水贼后再请叔父回来继续担当太守之位,如何?若叔父还是执迷不悟,小侄只有使用手中之权革除叔父太守之职了!若如此只怕家父在天之灵也要不得安宁了,叔父难道忍心如此吗?侄,贺齐泣血拜上。〗写完后,不到一盏茶的时间,樊大带着廖化进入我的营帐了。
“参见军师!”廖化上前对说到。“嗯,大家就座吧,我们开会吧。”我点点头对所有人说到。一会儿,我左边黄忠、廖化、樊家三兄弟;右边典韦、许褚、林军、王胜就全部坐好了。
“现在的情况相信大家应该清楚了,你们各位有何高见,不妨说出来大家探讨一下。”我笑着对所有人说到。“军师,不用考虑了。我们直接攻城吧!”典韦第一个说到。
“不妥!敌军虽然不如我军精锐,但是敌军有四万五千六百人守城,我军只使用两万一千人攻城简直是鸡蛋碰石头。”黄忠马上反驳到。“要不我在港内征召一万士兵,加上我港内的精兵两千人,我们再调动各处兵马,不停的攻击肯定能攻击下来的。”廖化想了一想说到。
我身后的护卫五人齐声说到:“军师我们一起切听从你的。”“各位都是按照要攻下吴郡的方法,思考问题的。你们应该换一种思路,再想想吧。”我笑着对所有人说到。“我等愚钝,一切听从军师吩咐!”所有人一齐说到。
我看着这些人,心中难免有点郁闷!三国时期真正的文武双全的将军确实很多!可是,我手下却一个也没有!黄忠擅长守城;太史慈可以率军突击;典韦、许褚只可正面对敌;吕岱堪当水军将军;其余诸人不值一提。我手下却没有一个,真正的能够攻城略地的文武双全之将!我闭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