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兵临临津(第1页)

两天以后,我看着手中的书信,心中暗笑道:好一个赵云,太了解我了。不管咋说丸都城也是你攻下的,你不写信我如何好意思亲临。既然有了你的书信,我自然就名正言顺的赶过来了。

想到这里,我派人叫来了国渊等人,传令全军立刻准备行装赶往丸都城。然而,樊大听完我的话,心中响起一个声音道:大人为何不收归赵云的兵马,自己领兵出征?

我听到这个声音后,心中暗叹一声:哎!终于来了!不论是任何的武将,终究会奇怪我为何如此重用赵云的。只可惜,我没办法给你们解释!难道我能告诉你们,我了解赵云吗。甚至告诉你们说,经过历史证明赵云是天生的统帅吗?

我瞪了樊大一眼,轻轻的哼了一声。樊大听到我的冷哼声以后脸色微变,大步的走出了屋子。。。

新平七年三月二十六日,晴。这一天的阳光,异常的耀眼,似乎连老天爷也不愿意再看到满世界的雪白了。随着强烈的阳光照射,地上的积雪基本都已经融化了。只有不少树梢上,还残留着点点的积雪。

不知不觉,我已经率领大军走到了丸都城附近。这一路上,官道由于积雪融化,变得异常的泥泞。将原本只需三四天的路程,硬生生的拖了一天。


我看看周围,忍不住长叹一声:我的老天爷,从锦州赶往丸都城的路上,前前后后至少经过了七八条河流。这么一大片的地方几乎都是平原、又充满了河流,理应是非常适合耕种的。可是,这样肥沃的土地上,我几乎看不见半株农作物。哎!句里族人真是占着茅坑不拉屎、坐在金山仍叫穷。

我正想到这里,一旁的国渊似乎猜到了我的叹息原因,轻声说道:“大人不必担心!您已经平定了句里族,用不了几年,这里就会成为一片乐土的!”

他的声音一落,我不由惊讶的张大嘴,愣愣的看着他。看来,这个国渊对于开发生产,还是很有想法的。这也难怪,文官在这一方面,才是发挥本事的地方啊。。。

一个时辰以后,我们一行人终于来到丸都城西门前了。城墙上的守军,一看见我们这一对人的旗帜,就扯开喉咙大叫道:“贺大人来了!大家快去通报!打开城门!你快将吊桥放下啊!~”

我听着这语无伦次的大叫声,微微地笑了一笑。趁着城门还没打开,我随意的扫了一眼丸都城外。在我眼前的丸都城,大约相当于最早的会稽城。长大约三里左右、高不过十丈。一条护城河也不是很宽,最多也就一丈六七的样子。咦?这条护城河两边的岸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