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反坦克枪(第1页)

这是什么?

反坦克枪!

当坦克刚刚开始出现的时候,装甲并不厚实,只是防备普通的步枪子弹射击而已,所以,在当时,各种武器设计师们就开始想方设法地提高枪支的穿透能力,来用这种方式干掉敌人的坦克。

这需要大口径的步枪,口径越大,弹头的威力同时也越大,还需要从子弹上做出改进,用特殊的专门的穿甲弹弹头。

按照这种设想,诞生出来了一大批的特殊的反坦克枪。

虽然叫枪,其实,和单人大炮差不多,它的枪管,那是又粗又长。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几种,比如说芬兰的L39反坦克枪,它的口径是20毫米的,没错,20毫米,这已经是枪和炮的口径分界线了,把它叫做单兵反坦克炮也是可以的。

它配用穿甲弹,在300米处的穿甲深度为30毫米,打击早期的坦克绰绰有余,同时,因为口径大,它可以配用高爆弹和燃烧弹,用于摧毁敌方碉堡和火力点,它的高爆弹的破片可以杀伤以炸点为中心、半径2.5米范围内的敌有生目标。

当年进攻芬兰,苏联人也得到了一部分这种枪,虽然觉得威力是不错,但是这种枪太重了,57.7千克的枪支重量,让它的机动性大大下降,所以,苏联人并没有采用这种口径。

经过反复地研究,他们排除了自己的12.7毫米的子弹,研制了专门的14.5x114毫米穿甲弹,又以这种穿甲弹为原理,研制了两款专门的反坦克枪。

它们就是捷格加廖夫设计的PTRD反坦克枪与西蒙诺夫设计的PTRS步枪。前者为单发步枪,没有弹仓,不过能够自动抛壳。虽然这样的优势是结构简单可靠,也是苏联人最看重的一条,但是战场上士兵们能否仍然保持冷静的发射与装填让军方存疑。在激烈的战场上,手会不会发抖?一发一发地把子弹塞进枪膛,战士到底有没有这个能力?

所以,最后进入列装的是西蒙诺夫的步枪,它采用了五发弹仓,可以从下方装入机匣,也可以从上方手动装入单发弹药,方便各种使用。枪上配有空仓挂机机构,只有枪机被锁定在后方时才能打开弹仓,非常安全。至于它的原理,就是利用火药燃气实现半自动操作,这个原理,是大名鼎鼎的,后世的AK系列突击步枪,就是从这种自动机原理上演变过去的。

当然了,现在的这款步枪还是有缺点的,比如说沾污后容易卡壳,14.5毫米 弹药发射后的大量残渣也容易堵塞导气孔。但是,瑕不掩瑜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