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祭奠亡灵(第1页)

晚会过后的第二天,我也没有闲着,因为我要到纪念碑那祭奠亡魂。

我盛装站在纪念碑脚下,而我身后,各位文武官员依次站列。接下来是近十万徐州将士整齐排列在那儿,等待着那些与他们共同作战的兄弟接受这些他们应得的荣誉。最后站立的是徐州的百姓,其中有很多都是阵亡将士的亲人。而主持祭祀的,就是负责建造此碑的陈群。

我走到碑下,看着碑边上的一座小山包。没错,这座小山包下埋葬的就是上次大战后死去的战士的骨灰。而在另一边,已经挖好了一个大坑。这里,将是放因这次大战而死的将士骨灰。

见我来了,陈群就指挥着军士把战士们的骨灰放入坑内。看着士兵们一车一车得往下倒骨灰,我心里感慨良多。单单两次大战,便有七万余士兵长眠于此,古人真的没说错:一将功成万骨枯,而将来还不知道将有多少人也会被埋在这。

看见他们还在下放骨灰,我就把目光转到了纪念碑——一座高达十余米的纪念碑。

古代并没有混凝土,因此这座石碑是完全插在地里的。此碑表面上只有十余米,而想要固定竖立而不倒,埋在地里的只有更多。如此一庞然大物在这科技落后的古代,陈登只花了一年的时间,这确实是令人惊讶的。

曾经作为一名军人,那首都的人民纪念碑在我的心里是神圣的。我并没有去过首都,也就没机会见到这座纪念碑了,不过这也不妨碍我对它的了解:高达十五米的碑身也是用一整块岩石构成的。虽然新中刚刚成立,科技比西方落后了好多,不过怎么说也比现在强了不知道有多少倍,在那样的情况下运输都花去了七个月的时间。现在看来,陈登能在一年之内把纪念碑树立在此,也算是一个奇迹了。

不过我还是不知道,为了这座纪念碑,徐州百姓所付出的许多:在听说我这个州牧要树立纪念碑,用来纪念死去的将士时,纷纷出力。

那块巨石,就是在此山以南三十里处发现的。当时集合了徐州数十万百姓轮流牵引这块巨石。特别是那些死去将士的家属更是卖力,最终耗时七个月走完这三十里路,把巨石拉到这坐小山之上。中途更是经过了三个村庄,因为巨石不便改变方向,因此而毁坏的房屋就有好多,不过这些百姓毫无怨言。随后陈群派人送上些钱财,更是消除了负面影响。

随后,便是早以准备在此处的百余名石匠连夜凿石,把巨石的上半身凿成碑状。而边上,还有数千人在挖掘巨坑,以便放下巨石。而这一凿,又是耗时三个月,此纪念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