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谋划(第1页)

9002014778第二百一十六章谋划

泰本意是想让杜正伦自只独得这份赈济灾民的功劳,正伦担心在以工代赈的过程中有差错产生,所以拉着李泰一起分担这其中的风险。迫不得已的以回到长安在大臣中为李泰美言为交换。

见到李泰肯为自己分担,杜正伦心中也缓了一口气。这个时候本来不适合作为杜正伦和李泰两人研究赈灾策略的时机,李泰才才从永嘉县带着二十七条人名的煞气回来。按理来说杜正伦应该再等等,让李泰平复一下心情之后,再研究赈灾的策略方法。

但是天灾不等人,眼看着严霜降至,杜正伦心中记挂着灾民过冬安置问题的迫在眉捷,即便他心中不情愿,也得来和李泰商议。

索性结果是好的,李泰同意他的以工代赈的想法。不过要将以工代赈进行下去,有一个先决条件是必须解决的。

百般思考之后。杜正伦无奈的对李泰提出了这个问题:“殿下,您同意老夫的谋划就好,那么有一个问题就需要解决了。就是这个灾民的粮食问题

“您也是知道的,河南道目前的情况,这粮食是一大缺口。要想开展以工代赈,并先要将粮食凑足。否则一旦在开展的过程中粮食不足,那样对朝廷威信的影响就太大了,更容易激起民变。

李泰回望这杜正伦:“那依照杜侍郎的意思,又该如年办理

杜正伦迟疑了一下,考虑片有才有些为难的说道:“殿下,老夫已经连续几天向朝廷求援,不过朝廷的效率您也清楚,说是马上就能调拨粮草前来。但经过三省六部审议,再交由陛下批准,这经过就难免有些拖拉,所以老夫想殿下您能不能直接”

杜正伦的话没说完,但意思李泰已经明白了。无外乎杜正伦想借他在李世民面前的影响力,让李世民下旨,从上而下的进行督促,问题解决的效率能高一些。

杜正伦算盘打得很精,但是,即便是李泰按照他的想法去办,从各地酬粮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再者说,按照从水患发生的时间推算,这筹集粮食的圣旨恐怕已经下到各个州府了。目前应该是各个州府在酬粮的时间。即便是李泰给李世民写信告知河南道的情况,也未必有多大的用处。'’ 而灾民的赈济问题却走到了刻不容缓迫在眉捷的时刻,没有多少时间能够用来等待各地的州府将粮食送来。

李泰内心的分析在杜正伦看来是在犹豫不决,急忙在李泰身边小声的说道:“殿下,老夫这几天计算过,如果不进行以工代赈,那么河南道各个州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