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我没有那个本事(第1页)

可是,周博逸没有想到,前夫吴朝海听到这个消息后,就打来电话,态度很坚决地反对给吴阳转学,还振振有词地说,周博逸死了,还有其他英语老师。二中那么大的一个学校,离开周博逸,学生就不能考大学了?

见吴朝海这副态度,有点胡说八道胡搅蛮缠,周博逸气呼呼地说:“吴朝海,你是不是当了一个芝麻大的官,就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了?段老师已经那样了,你还这样说她?”。

自段向梅身遭意外去世后,周博逸就觉得心里很难受。只要一想起两人的交往,就忍不住暗自感伤半天。在她看来,段向梅不仅仅是一个很负责很优秀的老师,还是一个很好的朋友。如今,惨遭毒手,真令人痛心不已。

这几天,见吴阳精神萎靡不振,从班主任惨遭意外的噩耗中不能自拔,也没有一点心思学习,急得周博逸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后来,与新任班主任沟通了一下,才决定给儿子转学。

新担任吴阳班主任的是一个姓崔的很年轻的男老师,也是教英语的,从大学毕业只有三五年时间。崔老师告诉她,吴阳一上课,就爬在桌子上蒙头睡觉。老师一说,不是置之不理,就是瞪着眼睛恶狠狠地顶撞,弄得老师在课堂上很是难堪,甚至下不来台。

起初,周博逸还不相信崔老师的话,又偷偷找了几个认识的与吴阳是一个同班的学生,打听了几次,见他们的说法大致相同,才清楚崔老师没有欺骗自己的同时,也横下心来,决定给儿子转学。

于是,她找到了县一中的教务处曹主任,想让他想想办法,将吴阳转到一中的高考补习班。曹主任去年给儿子买结婚用的楼房时,还在合丰银行贷了四十万元的款,是周博逸亲手办下来的。

不料,曹主任告诉她,现在,一学期快要结束了,一中已经不再收补习生了。紧接着,又很婉转地说,补习的的学生很多,每个班都超额了,学校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就是通过关系,很强行地收进来,也会引起老师们的纷纷议论,对他很不利。

挂断电话后,周博逸苦笑一声,暗想,大安只有一中二中两所高中,县一中是进不去了,那么只能去育才学校了。育才学校是一所民办中学,老板是山东人,建校时间也不是很长。

这几年,尽管老百姓的生活比以前富裕多了,对儿女的教育也比以前重视多了,大大小小参差不齐的课外补习班,也如雨后春笋,多如牛毛,但真正高水平的不多,能够得到很多家长认可的就更少了。

育才学校起初也不大,学生也很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