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范文斌误解了自己的意思,以为自己是在向他索要回扣,李繁暗自一笑,又很郑重地说:“这次投资,杨崇光杨总很重视,没有他点头,事情就不可能成功。”。
其实,李繁方才说的那句“这就要看范总的表现了”,实在暗示对方,要他把华城集团近三年的财务报表做的更像真的一样,不能让人一眼就看出虚假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事后,当李繁很明白地告诉范文斌,因为财务报表造假的缘故,杨崇光拒绝向华城集团投资时,范文斌才恍然大悟,后悔的肠子都青了,忍不住恨恨地砸了几下自己的胸脯,但已经晚了,于事无补了。
此刻,见李繁很郑重地提起了杨崇光,范文斌也随之用赞叹的语气说:“杨总是个天才,能够在破诡云谲的资本市场上辗转腾挪几十年,全凭自己深邃独到的眼光与杰出的才智,创出一片天地,很了不起。”。
在李繁代表胡杨基金会,来大安专程评估华城集团的第二天,范文斌就开始着手秘密调查这个名为“胡杨”的颇为低调神秘的风险投资基金会。
同时,将基金会掌门人杨崇光,这个在资本市场上纵横叱咤呼风唤雨几十年,江湖人称“大安索罗斯”的神秘人物的发迹史,也了解的一清二楚。
得知杨崇光发迹的几乎传奇般的经历后,他从心底发出了这样一句感慨。“我说我很辛苦艰难,但比起杨崇光来,真是小巫见大巫,小菜一碟,根本不值得一提。”。
在安静的包厢里,范文斌与李繁,两人一边喝酒着纯真的五粮液,一边各怀心事地闲聊。表面上看,气氛很是和谐惬意,了得也很投机,但骨子里,是各怀心事,各有各的打算。
在李繁看来,范文斌将这次融资能否成功的宝,全部押在自己身上,想通过与自己搞好关系,最终得到胡杨投资基金会的1000万美元的投资,是一种非常幼稚的行为。
自己只是胡杨基金会的一个业务经理,代表基金会来全面评估华城集团,而最终的决定权,还在杨崇光手里,也就是自己方才说的那句大实话,“没有他点头,事情就不可能成功”。
这是李繁的看法,但是,在范文斌看来,自己跟那个叫杨崇光的胡杨基金会掌门人根本不认识,甚至在这之前,听也没有听过杨崇光这个人,而眼下唯一的办法,有且只有通过李繁这个昔日的老朋友,实现自己心中的融资目标。
几个月前,李繁被警方莫名其妙地拘留后,也是他遭难之际,自己不仅去看守所看望他,而且,在其喝了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