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范文斌听得很认真,少停片刻,姚冠群又意味深长地说:“尽管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但是,你处理的很有手段,没有引起更大的纠纷。这一点,让我感到很欣慰。”。
对范文斌这个与自己很是投脾气的商界知己朋友,他在抱着欣赏支持态度之余,还很自觉地暗暗肩负起引导的责任。因为,这是他父亲临终前的意愿。
自两人相识以来,通过几年的暗中观察了解,姚冠群认为,范文斌是一个宅心仁厚的人,特别是得知对方是昔日名震黄河两岸的哥老会龙头大爷范正坤的大孙子之后,这种责任意识就更强了。
有时候,在这座冷寂的小院子里,看着随风摇曳的花草,心头就会不由自主地涌起一丝孤独感,但是,这种孤独感,很快就消失了。
他暗自下定决心,想,春秋时期,孔子教出了颜回冉求子路等著名的七十二贤,难道自己就不能调教好一个范文斌?
“小范,你很聪明,也很有社会责任感。这一点,从你二十多年前义无反顾地离开统计局的时候,就能够看得出来。”。
姚冠群幽幽地说:“你有商业眼光,也有些手段。如果你以后能够戒急用忍,再谨慎圆滑一点,我相信,事业会干得更大更辉煌。”。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些话,是他经过反复琢磨以后,才得出的肺腑之言。范文斌如今深深地陷入棚户区改造工程中,被那些俗务缠的几乎失去了思想。
作为知己朋友,姚冠群觉得有责任很及时提醒一句,免得再发生更大的麻烦事,毁了这个他眼中很优秀的人才,对不起死去的范正坤。
今天,如果范文斌不来找他,说不定,他也会抽时间去找范文斌,与之当面说这些内心话的。
老姚家和老范家,有着很深的渊源。这种历史渊源,不是一两句就能够说清楚的。这一点,范文斌不清楚,而姚冠群很清楚。
如果要想说清楚,至少需要很长时间。因为,这种渊源太深了,比黄河水还要深,深的至今很少有人知晓。
“姚老师,你说的很对。在一些事情上,特别是在关键时刻,我确实需要戒急用忍。”。
范文斌紧盯着满脸沧桑的姚冠群,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就是不懂戒急用忍这四个字,在有些事情上心太急,想一口吃成大胖子,结果,适得其反,反而将事情弄得一团糟。”。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紧盯着对方,暗想,姚冠群比自己大不了几岁,可经历了很多挫折打击,如今满脸皱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