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爷爷这句怒气冲冲的问话,范学华根本不放在心上,很有礼貌地请爷爷坐在新买的沙发上,又吩咐章玲泡了一杯铁观音,而后,才笑嘻嘻地说:“爷爷,你先不要生气,听我说。”。
那天,将昏迷中的父亲送进西靖市精神康复中心之后,范学华与王少岚两人之间,就另外有些事情,又进行了一次很细致的谈话。
谈话的地点,特意选在黄河边的水车旁边。天气不是很冷,没有风。黄河边人也很少,非常安静。几架新造的水车,缓缓地转动着,发出很古老的吱吱呀呀的响声,更增添了一种庄重色彩。
“少岚,你让我这样做,是不是有啥目的?”望着缓缓东流的黄河水,范学华轻轻叹了一口气,问道,“我爸只是被周博逸气坏了,根本没有精神病。”。
其实,在县医院大门口,听了王少岚的建议后,范学华脑海里就情不自禁地涌起了这个念头。如今,这样问她,只是想核实一下自己的推测。
王少岚嘻嘻一笑,看着吱吱呀呀不停转动的水车,少许,轻声说了一句心里的实话,“我当然知道你爸现在没有精神病。”片刻,又说了一句,“不过,以后有没有精神病,就很难说了。”。
这两年,大安县政府不惜投入巨额资金,修建了黄河风情大道的同时,还建了几架大水车,供游人参观,也算是黄河上的一道很独特的风景。
这水车,既是黄河上独有的风景,体现了黄河儿女的智慧与创造力,也为中国农业发展史以及水利史,提供了实物见证,还有一段很有趣的来历。
明朝嘉靖二年,即公元1523年,兰州段家滩人段续,考中进士后,在云南任道御史时,曾宦游南方数省,多有惠政。
一次在乡间视察时,他发现木制龙骨筒车,可汲水灌溉,便观察其构造原理,绘成图样带在身边。后来,荣归故里,便悉心研究反复实践,终于在1556年研制成功了历史上第一架水车。
水车,又叫天车、翻车或老虎车。段续研制成功之后,引起了巨大轰动。很快,黄河两岸的农民纷纷仿制,风行一时。
到了清代,黄河沿岸架设的水车,大大小小已达300多架,远远望去,排列有序,颇为壮观,成了黄河上独有的一道文化风景。
清代道光年间,诗人叶礼曾为水车赋诗一首,曰:“水车旋转自轮回,倒雪翻银九曲隈。始信青莲诗句巧,黄河之水天上来。”。
此刻,见王少岚这样说话,范文斌心中随即发出咯噔一声震响,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