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家钉子户,一家的男主人叫杨家亮女主人叫柏玉梅,老两口都是风雷厂的退休老职工,只有一个女儿杨晓玲,嫁给了县土地局一个叫彭贵昌的大安本地人。
故而,老两口没有去省城兰州,就留在大安县城,替女儿照看孩子。据人说,这杨家亮在退休之前,还当过风雷厂的副厂长。
而另一家则是一个死了男人的女职工王秀芬,今年五十多岁。男人原是风雷厂的司机,十几年前因为车祸而丧生了。
如今,儿子和媳妇两口子都随工厂迁往兰州上班,厂里只剩下她一个人,孤苦伶仃,好像神经有点不正常。
一提起这两户人家,宁鹏觉得自己的头都大了。入户摸底登记工作开展以来,他负责杨家亮的搬迁,而赵瑜则做王秀芬的思想工作。
可是,多少天过去了,到头来,不但没有说服这两个人很痛快地搬迁,反而还胀了几肚子的郁闷气,无处发泄。
杨家亮住在汪玉林隔壁,两人既是江苏老乡,又是几十年的老同事,还是老邻居,关系还算说得过去。
那天,从汪玉林家出来后,处理完魏家军的事情,宁鹏又带着范学华等人来到杨家亮家,见他们老两口正在院子里逗外孙女玩耍。雨后的空气很清新,两老一少玩的很欢乐。
见华城集团的人上门来登记房产信息,杨家亮起初很热情。在风雷厂干了一辈子,也没有挣到多少钱,只有这几间土房子。
退休后,在女儿女婿的劝说下,老两口没有去兰州,而是留在大安县城,照看外孙女,倒也很清闲很有乐趣。
退休前,杨家亮曾当过两年多的副厂长,但那时,风雷厂已经濒临破产的边缘。不久,就归属省电子工业总公司管理,整体搬往兰州,而他因为女儿的关系,就自动留了下来。
登记完,当说起搬迁费的时候,杨家亮的脸色马上就变了,很不乐意地说:“宁总,华城集团出的这点钱,远远不够用。”。
紧接着,掰着指头,一项一项地算了起来,结果越算越多,当即就弄得宁鹏范学华等人吃惊不小。
见此情景,宁鹏不得不很耐心解释起来。“杨厂长,这些钱,仅仅是搬迁费,等新楼建成以后,公司会根据每家的住房面积,换置相同面积的楼房,绝不会让你吃亏的。”。
“如果你不愿意要搬迁费,华城公司会给你租一套房子,比你现在住的这房子要好的多。况且,从搬迁之日起,租金全由我们负责,不让你多掏一分钱。”。
见对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