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艰难的,现实是复杂的。我们有失去就必将有所获得。而失去和获得往往是出人意料的。就有如白天的云,有聚有散,风吹着他散去,又是风吹着聚起。散聚岂能有如人愿?
刘威暗暗地哭泣了几回,但终于被他那冷酷的心肠给束缚了。他渐渐地忘了他所失去的,而玉峰的影子逐渐走进了他的心中。
玉峰一个短矮健壮的男人,体育运动似乎是他天生的本能。他不仅是刘威班级里的体育委员,又是校学生会体育部长,身兼要职的他忙里忙外,看不出他对谁有什么亲近之处,但他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又不乏粗中有细的品性,让人十分钦佩。
刘威总认为他和玉峰不需要也没什么必要的往来。礼节性的交往不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相互问候而已。刘威的生活就有如温室里生长的禾苗,渐渐地生存是生活的需要。没有谁可以依靠谁,同样的生长环境只是竞争生长生存而已。渐渐地他知道情感的交流只能用心去品味,温室里的感情不需要帮助,但需要细腻的感情知觉。只能在相互感觉需要的同时,才能知道彼此的珍贵和需要。他们渐渐地建立了一种说不清楚也不可能说清楚的感情。需要往往是不需要说明理由的。
真正能感动刘威的也许是那场篮球赛。他在场上争抢篮球时,不慎和别人相撞,矮小的他上冲时,碰到别人的下巴,结果是他的头被撞出血了。晚上熄灯后,玉峰拿着手电到他床前为他敷药。本部以为然的他,为这举动所感到,他那颗久已麻木的心被彻底打动了。
谁不需要感情呢?只是我们的感情所附带的价值太大了,不敢享受罢了。
说起来一个山沟里成长的孩子,需要的太多,而供他选择的也太多。他就有如一个小人或说是一个小孩子,一丝一毫的恩惠,会让他感激一辈子,一丝一毫的恶感,会让他嫉恨一辈子,一点一厘的热情能让他热泪盈眶,终身难忘,一丝一毫的恶感会让终身嫉恨,不能忘怀。他就是这么一个自以为是的人,自此以后,玉峰的感情就一直在他心中占据着。
或许是我们的社会过于复杂。也或许是我们社会以每一个单位为细胞,各自为政,形成了这么独自而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单元。他不一定能把谁柔和在一起,也不一定能把谁分开了。你不想得到的,可他偏偏让你得到,尽管有时你怀有侥幸心里,但你有时终究是惶恐不可终日。你不知道你的未来是什么?你不敢对未来怀有一丝祈盼?没有祈盼的日子谁还会有希望?
我认识了你,但不是我想认识你。那似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