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改以进入关键阶段,国务院明确提出了时间期限。七月份动员,八月份运作,九月份收尾结束
进入八月份的时候,省政府又一次召开了有各市、州、县的县委、县政府、粮食局等有关部门参加的粮改实施动员大会。取得了共识,落实了期限,统一了实施步骤。
实施阶段,最大困难就是关于减人的问题。特别难办。没有统一的减人标准。
人是社会的基础。人的能量是有限的。减人增效,下岗分流,势必造成一部分人,因下岗失业而生活困难。让什么人下岗?这是很难说清的、说明白的事。它不同于破产企业或私营企业,工人面临破产、裁员,生活艰难无着落而无奈。现在是碗里一块肉,由谁吃的问题?这块肉是共产党的,不是某个人的。九八年粮改失败就是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明确界限而造成的。导致后来的分了又合的局面,浪费了大量的人、财、物。损失极大。
工人阶级是最伟大最无私的阶层,出卖技术和劳动力是他们求得生存唯一的手段和技能。他们无怨无悔地伴随着共和国渡过最艰难的时期,他们相信党,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他们理解现实的困难,但是,断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源时,他们同样会索取他们曾奉献的报酬和代价,索取的也不过是能让他们活下去的物质基础。因为他们是人,是要吃饭的。能减这部分人吗?
减的大部分人就是他们,就是在四十五往上,五十五岁往下,年老体衰之人。于心何忍啊?
每一位领导在处理这个问题时,都是慎重的。他们逐一调查,各个摸底,摸清每个人的经济情况和社会背景,平衡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工作进展十分缓慢。
政企分开,继续从上层做起。县委、县政府按照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决定成立县粮食收储公司。性质是正局级的全民企业单位。县给定编人员二十五人。粮食局仍隶属县政府机关,定编十人。
粮食局现有工作人员三十八人。其中含工人体制的以工代干人员四人,按照文件精神,去掉以工代干四人,剩余三十四人。还有一个余编。
我们的不幸,就在于没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空间平台和机会,任由无限制的权利摆布。权利不是用来服务大众的,而成为某些人谋取私利的机器。所以,我们不可能象外国人那样,在大众利益受损的情况下,去弹劾总统。我们普通百姓为自己的利益,不得不去臣服那些小小的班、组长,因为他们就能决定你的利益得失。我们的命运,不是掌握在上帝手里,而是掌握在有权势人的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