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夺魁(第1页)

这首《出塞》和《从军行》一样,都是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之手。

说起边塞诗,王昌龄自然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人,有着“七绝圣手”之称。

其诗蕴含着丰富的表现力,意境开阔,语言圆润蕴藉,音调玩转和谐,耐人寻味,在抒情、造景和写意方面,都有非常高的造诣。

尤其是这首《出塞》,从写景入手,首句就勾勒出了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次句则展现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疾苦,表达了悲愤的情感,后两句则是含蓄而巧妙,让人们从往事中得出必要的结论,以及对匈奴入侵的痛恨。

整首诗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乃是流传千古的绝世名作。

故而,引得才气焕发,自然是在情理之中。

一时间,满座皆哗然。

叶尘一脸玩味的笑容,看着面色铁青的贺镇元,淡淡道:“对于这首诗,阁下可还满意?”

贺镇元的诗,不过只引得了才气加身,而叶尘的诗则直接引得才气焕发,高下立判。

连傻子都看得出来,贺镇元若还说不满意,那岂不是自取其辱吗?

事到如今,唯有冷哼一声,偏过头去,以示不屑。

此时此刻,玉霓裳不禁惊喜不已。

当日的一首《从军行》,在其看来,已然算是描写边塞战事的绝世之作了。

没想到,今日,叶尘再作一首,意境和气魄竟是犹胜当日。

何为才华,这就是才华,绝世的才华。

见叶尘如此轻松过关,苏真这才暗暗松了口气,心中满是欣慰和敬佩。

才华盖世之人,苏真自认为见过不少,可叶尘,却是唯一让其感到敬佩和叹服的。

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大才,未来的成就,岂可限量啊。

一时间,满场众人无不赞叹。

从第一轮到第四轮,叶尘展现出的才华和实力,已经远远超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难怪连苏真都称其为自己的半个老师,如此惊世之才,别说是在天鸿书院,就是整个东岚洲的最高学府东岚学宫,叶尘也绝对有资格进去。

接下来,易天行同样完成了作答,并且引得了才气加身。

不过,众人刚刚听完了叶尘的诗,两相对比之下,易天行的诗,无论是意境还是才气,皆是远远不及叶尘,没办法,实在是叶尘太过变态。

第四轮的第二场结束,台上已经只剩下三人。

易天行,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