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奴国王齐明女天皇坐在车辇上,拉开遮阳帘,看着外面漫长如蛇般向前蠕动的人群、车流,苍老的脸上掠过无尽的忧伤。
赤石山的大败,使躲在窝尺城的她,被迫率领全体子民和留守的军队继续向北方迁移。近百万百姓和四万军队如溃堤般集体向北方涌去,一时间百里之内混乱不堪。
“直接往北走,将是津轻海,而渡过津轻海有一大岛,名毛人岛,当地人为虾夷人,故又称虾夷地(北海道),只要逃到那里,*海阻隔,就有机会重整旗鼓,再图与唐军决战。”
这是一位大臣对她提出的建议。
她觉得这个建议非常可笑。唐军势如破竹,怎么会给他们残喘的机会?一定会紧追不舍,逃到哪里也是摆脱不了最后被消灭的命运。可是,不逃又能怎么样?大和的军队接连被打败,阿云比罗夫的部队被唐军一路追击,五万大军一半被战死,一万多当了俘虏,跑回来的不足千人;上毛野稚子的七万大军,被歼灭了五万人,剩下的不是躲到了山里就是当了俘虏。当初,为什么要派兵援助百济呢?惹祸上身呀。
这样的败局下,可战之兵只有四万人,就是全部男丁都拿起木棒、竹竿,又怎能与凶悍的唐军可比?既然打不了,那就只有逃,逃一天算一天了!
“天皇,咱们带着这么多百姓一起逃,速度太慢了,唐军很快就会追来的。末将的意思是不如保护皇室与众大臣先走。末将已经通知狭井槟榔的水军到津轻海口迎接。还有,狭井槟榔来信说,唐朝水军正在北上追击他们,他们的战船比唐军小,战力也不行,所以只能躲避后撤,但这不是长久办法,他的意思是想在津轻内海狭窄地方利用咱们战船灵活优势与唐军决一死战。”大将阿倍引田比罗夫策马追上车辇,连珠似的禀报打断了齐明天皇的遐思。
“扔下百姓绝对不可以,把百姓留给唐军,只剩下我们这些人,不等于被灭族了吗?我当的什么天皇?”齐明天皇断然否决。
“可是,照这样走,唐军要是追上来,谁也走不脱。”阿倍引田比罗夫清楚军情危机,很着急。
齐明天皇也知道形势紧迫,但她从心里不愿意自己成为光杆天皇。
半响,重重地叹了口气,无奈言道:“这样吧!让孩子都集中到马车上先走,年轻人也先走,老人和病弱之人留最后。咱的军队还有四万,拨出两万人殿后,阻挡一刻是一刻。”
“遵命!天皇,对狭井槟榔怎么答复?”阿倍引田比罗夫追问道。
齐明天皇又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