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觐见皇帝(二)(第1页)

李林龙一听,急忙谦恭地致意道:“原来是长孙大人,失敬、失敬。大人才华横溢名,功绩超群,言者多有敬意。下官早已经仰慕已久,一直打算登门拜访,没想到在此相见,实乃荣幸。”

长孙无忌听李林龙此语,脸上暗含得意。李林龙见客套话说的差不多了,话锋一转,言道:“大人知识渊博,下官深感钦佩,然今日大人之观点,下官实在不敢苟同。请问大人,是圣上掌握政权,还是商人掌握政权?是朝廷制定政策,还是商人制定政策?”

长孙无忌不加细想,张口说道:“当然是圣上掌握政权,朝廷制定政策!”

李林龙笑着答道:“既然圣上掌握政权,那么在发生灾难时商人胆敢囤积物资,哄抬物价,圣上难道没有办法制约吗?商人多重利惧生死,朝廷律令一出,商人则会迅速见风使舵,此是必然。其次,朝廷既然推行发展商业,理应防患与未然,制定切实可行、针对性强的商业交易律,以高悬宝剑威慑在商人的头上,当商人为一己私利公然与朝廷作对时,杀一儆百,则商人惧之,足可防患于未然。第三,设立的管理机构有监控平抑物价之作用,当物价超出正常准许范围,管理机构可强制压价,则物价当可控制。所以法令制度配套,则完全可以避免长孙大人担心的情况发生。

至于大人所说商人奸诈,多有欺骗,此言不错,无奸不商,无商不诈,可朝廷取的是税收,用其之长,充盈国库何乐而不为?大人说发展商业不是正道,那么请问能够使百业兴旺,人民生活富足,国库收入激增的事情不是正道,那还有什么是正道?而其他朝代没有发展商业,并不能证明发展商业不好,大唐自建国以来所实行政策,多是开拓性的政策,即使使用前朝的一些政策,大多也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前朝不大力发展商业,主要对商业发展之知甚少,看其弊、不能治其弊,看其利、不能用其利,国力不够强大,惟恐风吹草动、影响国之根本,再者也缺乏英明神武的有为明君。反观我大唐,君主英明,国力强大,知其弊利,可防可控,优势条件具备亦,足可以推行。”

李林龙知道自己的言辞有些激烈,长孙无忌心里一定不会舒服,但不驳倒他,太宗焉能信他。

太宗听着点点头,应道:“岛国的政策很好,但各国国情不同,所用政策自不相同,彼之良策未必实用我国,好了,这点不多说了,朕还听说爱卿知晓那岛国新式武器制造方法?”

太宗忽然转移话题,李林龙心中暗自责怪自己,急于求成,反而导致皇帝不快。见他问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