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帝后之争(转机)(第1页)

李林龙率领两旅大军晓行夜赶,一路穿素州,过甘州,经凉州,到达原州郊外,军队疲惫屯扎下来。他算算还有四、五天路程就可到达京师,正觉得曙光在望的时候,接到了第一道圣旨,旨意告诉他军队到京后屯扎立即进驻京师郊外西大营。

这道圣旨仅仅只有这一个内容。听完圣旨,善于思考的他,感觉到里面有种说不出的味道。因为他清楚,按照惯例,府兵到京后,本身就应该屯扎在京师郊外,没有圣上特别准许,是不能进入京城的。虽然此次苍鹰军两部进京候用是为了帮助武媚娘夺后,但也必须在陛下恩准情况下才能进入京城驻防,现在圣旨特别强调这一点,就多了耐人寻味的意味。

想来想去,他明白了,这是长孙无忌不希望他进城,在陛下面前进了不利于自己的谗言。看来京师内的争斗已经到了白日化,自己必须尽快带军队进京。他下令全军明日太阳初升就起程赶路,力争早日到京。

早朝上,高宗例行公事地问道:“诸位爱卿可有本奏?”

“臣有本奏!昨晚有一伙不明身份的歹徒劫了府台大狱,谋逆案重要证人张匡和刘志被其劫走。劫匪人数众多,达数百众,且个个训练有素。狱卒与之交战,伤亡八十余人,犹不能拦截。据与之交战禁军兵将说,其中大半人的样貌为胡人,臣以为这是西州苍鹰军李林龙所部,已经秘密潜入京师,预谋里应外合叛乱,劫持证人是为了杀人灭口,堵天下众生之嘴。”裴行俭的话语半真半假,主要是为了推卸,将李林龙和苍鹰军牵扯其中,狱卒斗不过胡人居多的边军,大家都可以谅解。

“什么?胆子也未免太大了,都闹到朕的眼皮底下了!真是狂妄大胆。”高宗震怒。心里却在琢磨,这帮人是造反,还是自行查证?要造反先劫大理寺监狱,救关押在那里紫薇同党才对,跑府台大狱劫两个证人对造反没有用啊!

朝臣们在下面窃窃私语起来。

“臣还有本奏,昨夜崇贤馆学士、紫薇学堂授业博士杜正伦在家中失踪,怀疑被人劫持。” 裴行俭接着奏道。

这些天,高宗对紫薇学子谋逆案,深入思考了很长时间,越想越觉得不可能。与朕在治国安邦上有分歧?朕亏待了这些年轻人?朕是昏庸残暴的君王?他不断否定这些推论。

都是在仕途上小有成就,处在上升势头的英才,有必要冒风险反叛朕吗?谋反成功可能性太低了,不说京师诸卫不可能全跟从他们,各地的军队知道他们谋君,还不起勤王之师全面围剿?更何况紫薇派在朝野上还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