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留城外出现了大批的“倭奴”军队,五色的蛇旗,倭奴特色的盔甲兵刃。周留城上留守的百济人一阵雀跃欢呼。渡海而来的援军,使他们看到了百济熬过此难,继而复国的希望。
百济王扶余风、大将黑齿常之站在周留城城头上看着由远而近的“倭奴”军队,扶余风欣慰地说道:“近百年来,我们百济从王庭到贵族与倭奴普遍通婚,现在看来,这个措施是正确和富有远见的,两国关系血浓与水,由此才有倭奴国在我百济危难之时,倾全力来救之举。呵呵,看其军容,知其战斗力必然强悍,百济复国有望了!走,开城门,咱们下去迎迎。”
周留城城门大开,扶余风在众多百济官员簇拥下来到城门口迎接大军。
“倭奴”军队因乘海船而来,几乎都是步军,所以行进速度并不是很快。一袋烟工夫,先头大军才到了城门口,为首的一名二十多岁的年轻小将无礼地扫视着迎接他的扶余风和百济将领们,嘴角上挂着讥讽地笑容。
站在扶余风身后的黑齿常之是一名彪悍勇武的将领,他看见了年轻将领表现出的不屑,不由暴怒起来,大声呵斥道:“百济国王在此,还不快快参见!”
年轻将领的眼光停留在有些发福的百济王扶余风身上,驱前几步欲行大礼。扶余风虽然是百济新任国王,可是眼下是百济有求于倭奴,所以对倭奴国派来的大将自然不敢怠慢,急忙迎上前,准备搀扶。
年轻将领忽然动了起来,身体向前一蹿,左手将措不及防的扶余风的衣袖一把抓住,顺势向自己身前一带,而右手一抖,一把短刀从袖口中露出,架向了扶余风的脖子。
这一切都发生在须臾之间,百济众将来不及援手,只有黑齿常之反应较快,不待扶余风身体稳定,挥拳击向年轻将领面额。年轻将领不得不身体侧闪,手中的短刃随着移开,向外偏了偏,这个机会黑齿常之紧紧抓住,他另一只手伸出,一把拽住年轻将领右手,如老鹰抓鸡般生生把他手板开,而惊慌失措的扶余风则趁机向前一挣,猛然窜回自己队伍,而身上的衣袖被年轻将领拽下了一块。
与此同时那些化装成倭奴军队的将士都挥舞刀枪扑向慌乱的百济人,一阵刀劈枪挑,地上已经是一片尸首。
城门口混乱成一团,平东军将士扯下倭奴服饰,大喊:“杀……”大唐将士的喊声震馈敌耳。
百济人到此时完全醒过味来,纷纷躲闪,惊恐地喊道:“唐军…快关城门…拉吊桥……”
几支响箭破空响起,远方一阵烟尘随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