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和新罗联军分三路向平壤合拢,联军经过之处,高句丽百姓为避战乱而四处藏避,地方官员眼见王国大军纷纷北撤,大势已去,也只好纷纷俯首臣服……
其时,高句丽因有几十年的发展机会,全境人口大约有一百四五十万,不易控制。对唐军而言,当先之策是解决平壤的王庭,因此要暂时稳住半岛局势,避免四处灭火。因此,李林龙严禁各军烧杀掠夺,但胡人居多的这支大军,以及新罗人的故意放纵,掠民现象仍时有发生。
大军堪堪合围平壤,本以为高句丽人会拼死一战,李林龙极其不想强攻,怕削弱这支依*的力量,转而让新罗坐大,甚至无法在朝堂上立足。但等到的却是雪崩似的臣服狂潮,先是一些贵族、高官、将领跑出平壤城纳降,接着国王高藏也派来信使表示归顺。
众将士对这样的局面感到很沮丧,感觉胜之不武。而李林龙却深感幸庆,开始布置预谋已久的一个计划。
……
平壤城在夏季的晨光中看起来巍峨屹立,是仿照长安建立的,虽不及长安雄伟宏大,但想要攻下来,也不容易。现在,城上依然刀枪林立、旌旗招展,掌握兵权的泉盖苏文拒不臣服,使得平壤之战不会简单的画上句号。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奔向城外列阵的唐军中军。
气喘吁吁的斥候从马上跳跃下来,疾步奔到站在帅旗下的李林龙面前,抱拳禀报道:“大帅,新罗军队来的少说有二十多万人,现在他们已经在北城方向开始攻城,战况激烈,照此情况,估计天黑前就会攻进城去。”
李林龙面色沉静如水。旁侧的熊津大都督刘仁愿有些着急起来,他现在已经不是解围时的骨瘦如柴了,有了充足的油水,加上压力减少,恢复的蛮快的。他催问道:“山主,咱们也攻城吧!到嘴边的肉不能让新罗人独吞,弟兄们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仗,到最后连点盼头都没有,谁能服气呀?不能让弟兄们失望吧?”
李林龙拿眼睛摆了摆他道:“你这几天过的太舒服了,脾气也大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命令各部安心养精蓄锐,好好的休息,晚上才是咱们打仗的时候!”
“可是新罗人等不到天黑就攻破城池了,那时他们吃肉,咱们只能喝汤了!”刘仁愿心急如焚。
柳断刀不由自主地摸了摸自己的刀柄,忙又放下,若有所思地说道:“不会是最后打新罗人吧?”
李林龙没有正面回答,微笑着说:“我派人已经和孙仁师约好,这最后一战让新罗人尽情发挥,有人自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