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松沪抗战(四)(第1页)

.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淞沪警备司令戴戟29日凌晨1时向全国各界发出了份通电:

“暴日占我东三省,版图变色,国族垂亡!最近更在上海杀人放火,浪人四出,世界残暴之举动,无所不至。而炮舰纷来,陆战队全数登岸,竟于28日夜11时30分公然在上海闸北侵我防线,业已接火。憬然等分属军人,惟知正当防卫,捍患守土,是其天职,尺地寸草,不能放弃。为救国保种而抗日,虽牺牲至一卒一弹,绝不退缩,以丧失中华民**人之人格。此志此心,可质天日而昭世界。炎黄祖宗在天之灵,实式凭之!”

这份通电激发了上海市民的抗战热情,给予了十九路军极大的后勤援助。

正是有了上海市民和参与,使得十九路军军心士气更加凝聚高炽,知道尽管何应钦要求他们的撤退换防,但他们的坚决抵抗和反击,让他们明白了什么叫民心。那种老百姓不顾生命安危冒死到前线给官兵们送吃的、喝的、穿的军民鱼水情深的场面,还有无数热血青年、学生要求火线参军时喊出的感人肺腑的即兴演讲,仿佛让蒋光鼎、蔡廷锴又回到了当年北伐革命的时代。

得到了东北军精良装备支援的十九路军,与上海各界人民一起,同仇敌忾,浴血奋战,打得骄狂不可一世、宣称4个小时即可占领整个上海的日军指挥官盐泽幸一焦头烂额,连连溃败,羞愧难当而想自杀。

地狱火两个中队赶到战场时,上海日军在十九路军英勇而坚决的抵抗下损失惨重,开战三天,伤亡已高达一千五百余人。而且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战果。

受到十九路军重创日寇胜利战报的鼓舞,全国人民举国振奋。

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东北的不抵抗政策遭到举国上下的一致反对,宁粤合流后改组的国民政府不能不缓和国内各阶层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压力,于是提出了“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对日方针。

汪精卫提出主张:对日本的侵略,“军事上要抵抗,外交上要交涉……一面抵抗,一面交涉,同时并行”。

日军在上海发动的侵略和十九路军自发的抗战,促使国民政府不得不进行有限的抵抗。

1月29日,国民政府外交部发表料《对淞沪事变宣言》:“中国当局处此情形,为执行中国主权上应有之权利,不得不采取自己的手段,并对于日本武装军队之攻击,当继续严予抵抗。”

蒋介石已于1月28日返回南京主持军事,也于1月30日发出《为“一·二八事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