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陆军中校冯·克劳斯伯为今天的运气而气恼,作为第一山地师的主力,他今天随团主力第一时间突破了杜克拉山口,将波军吹嘘的喀尔巴阡山第一要塞区踩在脚下,但是有些不愿投降的波兰士兵逃到山上,用机枪和迫击炮不断骚扰公路,克劳斯伯营被选中去清除这些恼人的臭虫,经过一天的努力,总算消灭了这些零碎的散兵。
克劳斯伯知道他的营进度已经严重落后了,所以他命令部队连夜赶往新松沂,试图和师部会合。但是克劳斯伯到达师部后,发觉师参谋处根本把他们的住宿计算在内,现在所有的住房都被别的军事单位占领了。参谋长把克劳斯伯营安排在新松沂北面的30公里远的一个树林里扎营,作为师的预备队,至少暂时是这样。
这片选中的树林不久前肯定有一支波兰军队驻扎过,因为很多树枝被砍下来扔在地上,树上砍削的痕迹是新鲜的,克劳斯伯这样想。出于安全考虑,克劳斯伯把他的机枪连全部设置在树林*南边的一个小山丘上,周围拉了一圈蛇蝮型铁丝网,毕竟这个山丘是附近唯一的至高点了。
克劳斯伯还把重装连的2门75毫米火炮和临时配送营里的30辆卡车安置在山丘*近公路的地方,这样即保证了整个车队的安全,也保证了部队的机动性。按照条令要求,克劳斯伯还命令每个班派出3个士兵在马路对面的农田里挖出一条环形战壕和100多个散布在外的散兵坑,与机枪阵地形成犄角之势。所作的一切准备,都是防备可能从“新松沂”逃出来的波兰军队,尽管参谋长曾保证软弱的波兰军队不可能突破包围圈,克劳斯伯营不会遇到哪怕一个带枪的波兰人。可是出于德**人天生具备的严谨态度,克劳斯伯仍然坚持命令疲劳的部下:必须挖好基本掩体,然后才能睡觉。
已经接近5点了,士兵们大多已经进入梦想,克劳斯伯还在检查他的防御阵地,南面突然传来MG34机枪密集的哒哒声,是2公里外的前卫哨所,克劳斯伯做出判断。
········
波兰第16步兵师师长尼基巴赫少将心神不宁,他还在回想4个小时前和集团军司令斯卡可夫斯基的那次吵架。现在波兰局势一片混乱,军队的败象已经出现。北面的莫德林和波莫瑞两个集团军在为生存而挣扎,但泽的守军已经请求华沙准予投降,西面的波滋·杜瓦中将命令波滋南集团军的部队无限制后撤,罗兹和克拉科夫两个集团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