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尔巴阡山分手后,我们的车队快速的向北推进,空中的米26指挥车队巧妙的绕过搜索我们的德国坦克。唯一给我们构成威胁的是一条德军步兵防线上的几挺机枪,我们除了坦克掉了点漆外在卡车上又增加了许多德国俘虏。
按照李震华的命令,这些俘虏全部被秘密处决,我们不能让德国人发现我们的存在,这是铁血部队的风格,我喜欢。
此后速度决定了一切,我们加大马力,轻松地渡过了著名的维斯瓦河,我们已经远远甩掉了德**队,天色快要暗下来,车队来到了树林旁,侧面有一个高地。
“停车,今天在此休息,新兵砍柴支锅做饭,伞兵在高地上挖机枪阵地,司机给卡车加油,侦察哨沿公路前行20公里,连以上干部开会!”对讲机里传来李震华简短的命令,整个车队停下来了。
我连忙从88号车上跳下来,向李震华的273号车去。
凌晨出发时我们共准备了35辆空车,大多布置在车队最后,作为牵引车和应急车用的。喀尔巴阡山口分家后我们拥有了其中的25辆,李震华就把273号这台空车作为他的指挥车。
“嘿,你好。”
“嗨,你丫还没死啊!”
我一边和熟悉的人打招呼,一边也和不熟悉的套近乎,一年多的社会经历使我懂得多个朋友多条路的道理。
大家入座后,我数了数,我们军官不多啊,小站连长傅得彪及指导员王焓,装甲连长蒋文渊,伞兵李震华和他手下两个连长韩晓军、方华及指导员刘封、张建国,胡建军,汽车营的副营长张某某和一个连长刘某某,直升机的驾驶员姜承川少校。新兵营的营长孙文诚和他的3个连长陈文池、李军和曾虎,还有就是我一共17 人,真是人丁稀少。
“同志们,我们现在的情况大家都清楚,我们下面先要进入罗马尼亚,然后想办法通过南斯拉夫回国,如果在半路上和这两个国家的军队碰上,解释是解释不清的,唯一的办法是击溃他们,快速通过。刚才我和各单位的人谈了一下,把全部1550名战士作出如下调整。”
以下为各部队编成。
············
“一、组建直升机机降连,抽调伞兵80人和傅得彪连50名战士,由刘封任连长,王焓任指导员,伞兵排长马建军升任副连长。平时乘坐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