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比罗尔姐妹(第1页)

车队再次停到路边,得到消息的李震华、孙文诚和姜承川全来我的88号车开会,我的面子变大了。

“看来,是我们弄坏了老头的轿车,使他不能去销毁他的迦兰德步枪。”李震华听完我的陈述总结说:“我们改变了波兰这部分历史,我们必须得改回来,万一德国人制式生产迦兰德步枪,苏德战争可能是另外一个结果。”

“我们怎么改回来,亲自去销毁吗?” 孙文诚在旁边问。

“要不我的直升机加挂副油箱,把他们一家送过去,来回约700公里,4个小时足够来回了。” 姜承川在旁边提了一个很有诱惑力的建议。

“不,我们车队都去,大家清点一下卡车存货,整理一下,能腾出来的卡车就腾出来,我们要获得这批机器设备,这些设备在中国是无价之宝,可以挽救很多中国人的命,相比之下原先小站的那些设备太简陋了,大家有什么意见。” 李震华谈了他的想法。

显然,这个想法很诱人,也有很大的危险性,不过李震华是最高领导吗?我们没什么好说了,全部表示同意,如果韩晓军没去侦察,这个刺头肯定会提出来他的看法。

··········

车队掉了一个头,货物调整了一下,又空出了3辆卡车,我们挥师北上了,出发前,我把昨晚的想法付诸实施,在30辆卡车车顶装了54式重机枪,在车队前面的十架枪口朝前,车队后面的20架枪口朝后,用绳子和沙袋把人和机枪固定住。

米26加挂4个油箱的最大航程大约是2000公里,不挂油箱航程是550公里,穿越时空那天这架米26从南宁起飞,在百色加挂4个油箱,准备直飞广州报告演习情况,结果来到了1939年,所以油箱几乎是满的。这几天米格少没出力,一个油箱空了,扔在卡车上,另外一个也减了一半。姜承川不敢开了,说再下去染油耗尽,飞机就成摆设了,所以米26这次乖乖地停在载重卡车上,遇到小桥就想办法从水浅的地方涉水过河,我们行动的时候没有空中侦察,改派一辆 92装甲车在前面远远地开路。

路线选得是老路,因为那是一条通往桑度梅的捷径,而且一路上的公路桥都在核定载重20吨以上,坦克也能冲过去。我们在途中没遇到任何敌情,度过维斯瓦河大桥后我们绕过新松沂,沿着新松沂到桑度梅的公路前进。

这当中的5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