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醒醒,”
“谁啊?”感觉到有人在推我,我挣开眼睛,是米开阳。
“到伦敦了,泛美给我们安排了旅馆,我们要下飞机去旅馆住。”
“好的,”我站了起来,率先下了飞机,走过长长的木廊桥,我一脚踏在坚实的水泥地上。
转过身来,无视旁人的存在,我对身后的几个中国人大声喊道:“现在,我们站在英格兰的土地上,让我们开始创业,把中国变成一个超级大国。”
那是神奇的9月18日晚11点发生的事情,身后的7个人听懂了我的话,他们是米开阳、刘亚冬、王金宽、王援朝、李益钢、大李兵和小李兵,他们日后都成为了巨头。
·············
阿尔方索·方丹今天早早起来,他决定先到自己的德·哈维兰工厂(又名Hatfield工厂)去看看,然后到皇家空军那里去碰碰运气。一周前皇家海军的生产主官奥维答应给他10架水上飞机的订单,用于海岸巡逻队的日常巡逻。这笔10万美元的生意使他高兴了好几天,但是前天奥维来信,抱歉地说全部飞机订单取消了,皇家海军决定购买一种价格便宜的功率仅50马力的巡逻机。阿尔方索仰天长叹,皇家海军是不是疯了,900美元一架的巡逻机能在战争中能起什么作用,飞机上面连架机枪都没有。
同大多数飞机制造公司一样,德·哈维兰公司诞生于一战,以公司的创始人德·哈维兰命名,战后公司经历了大萧条和残酷的商业竞争,一直举步维艰。公司利润主要来源于一些外形优雅美观的中小型水上客机,其中一些客机属于多发动机的先进设计,但是这些设计没有给公司带来多少订单。世界航空工业的发展已经转向全金属结构,飞机的体积和重量越来越大,一向局限于木质飞机制造的德·哈维兰公司情况越来越糟,公司股票也每况愈下。
1年前,大战爆发在即,阿尔方索独具慧眼,立即调整研制规划,着手开发D.H.98型“全新概念”轻轰炸机。由于已预见到战争可能造成的物资紧缺(铝短缺),阿尔方索决定凭借工厂多年来在木质飞机制造方面的丰富经验,另辟蹊径,用木材代替铝材,制造出身轻如燕的作战飞机。德.哈维兰公司建议英国空军部发展一种快速轰炸机,速度达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