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节:纽约股票交易所(第1页)

时间:1939年9月25日9时 地点:纽约股票交易所

只有执偏狂和疯子才能够生存,这句计算机领域的名言也适用于美国金融界,天才的霍克曼把我带入了华尔街11号。

1939年,华尔街11号的名字还是“纽约院外市场交易所”,挺拗口的,我们日后熟知的“美国股票交易所”是1953年一次改名后的结果,就像中国的一个农业学校改名成现代生物学校,很亮堂的名字。

要进入院外市场交易所,首先要通过一道很小而且戒备森严的小门。我被勒令在小门外安检,一些身着绿色或者蓝色制服的交易员从我旁边走过,他们胸前大多挂着一块白色的小牌牌,具体代表着一些大型的公司,比如通用汽车什么的。这些穿制服的交易员进入大厅后马上各就各位,有些甚至提前拿着五花八门的文件夹或小纸片走来走去。

9点过一刻,交易开始的铃声骤然响起,菜市场的一天开始了。股市内迅速变得嘈杂起来,鼎沸的报价声和还价声充斥着我的耳膜,数不清的经纪人开始隔着老远距离用手语交谈,那是有华尔街11号特色的手语,外人根本看不懂,我隔着老远没看出一点眉目来。

十几个经纪人突然向一个交易岛涌去,围着岛上的一个交易员开始竞价,也许是一个券商或者金融机构在抛售股票,那些经纪人象闻到鲜血的鲨鱼一样近距离厮杀,整个竞杀过程完全象一个典型的索斯比拍卖活动,所不同的是竞杀时间非常短暂,一个经纪人拔得头筹,其余经纪人马上四散离开,没有因为竞价失败而气馁,纷纷寻找新的目标。周围的其他经纪人几乎没人注意到这个交易过程,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交易中。

我在小门入口,注视着大厅内发生的股票交易现在进行时,心中不由十分感慨,现在的股票交易完全是手工操作方式,整个交易所象一个不折不扣的闹市。

我在上海股票交易所看到的交易和现在完全不同,刚才的鲨鱼式竞杀完全被电脑程序替代,股票交易显得文明和绅士多了。但是有一点60年后和现在完全一样,那就是股票交易的实质:融资和发展。

霍克曼拍了我肩膀一下,然后拨开经纪人群领路,我紧跟着霍克曼朝一个环形交易岛走去,生怕他把我弄丢了。交易大厅内有十几个交易岛组成,每个交易岛旁边还有一排隶属于大证券商和金融机构的交易区。每个交易岛或交易区都有一些身份重要的交易员,他们的一举一动决定着世界经济的走向。

我们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