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
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带风。
猿声寒过水,树色暮连空。
愁向高唐望,清秋见楚宫。
1259年10月中旬,长江巫峡。
巫峡又名大峡,以幽深秀丽著称。整个峡区奇峰突兀,怪石磷峋,峭壁屏列,绵延不断,是三峡中最可观的一段,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充满诗情书意。巫峡峡长谷深,迂回曲折,奇峰嵯峨连绵,烟云氤氲缭绕,景色清幽之极,如一条美不胜收的画廊。巫山十二峰分别座落在巫峡的南北两岸,是巫峡最著名的风景点。它们上干云霄,壁立千仞,下临不测,直插江底;峡中云雾轻盈舒卷,飘荡缭绕,变幻莫测,为它们平添了几分绰约的风姿。巫峡名胜众多,除有十二峰外,还有大禹授书台、神女庙遗址、孔明石碑以及那悬崖绝壁上的夔巫栈道、川鄂边界边域溪及“楚蜀鸿沟”题刻,还有那刻在江岸岩石上的累累纤痕等,无不充满诗情画意。滋润了历代迁客骚人的生花妙笔,留下了灿若繁星的诗章。
巫峡谷深狭长,日照时短,峡中湿气蒸郁不散,容易成云致雾,云雾千姿万态,有的似飞马走龙,有的擦地蠕动,有的像瀑布一样垂挂绝壁,有时又聚成滔滔云纱,在阳光的照耀下,形成巫峡佛光。因而唐朝诗人元稹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绝唱。
二十艘大型楼船逆江而上,行至江道狭窄处,还有几百名衣不蔽体的巴江纤夫在拉纤。
“公主,这里就是巫峡了。”一名美婢指着窗外说,“群峰竞秀,气势峥嵘,云雾缭绕,姿态万千,令人神驰。北岸有六峰,依次为登龙、圣泉、朝云、望霞、松峦、集仙;南岸也有六峰,但在江中能见到的,依次为飞凤、翠屏、聚鹤三峰,其余净坛、起云、上升三蚩并不临江。如欲游览,须从飞凤峰附近的青石溪溯流而上,到兰厂登岸,才可领略三案的雄姿。因此陆游、陆放翁在《三峡歌》说: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是呀,唐朝才子卢照邻有诗云:巫山望不极,望望下朝雰。莫辨啼猿树,徒看神女云。惊涛乱水脉,骤雨暗峰文。沾裳即此地,况复远思君。”旁边另一名美婢接嘴道。
到底是南宋皇宫培养出来的丫头,受宋朝历代皇帝儒雅风流的熏陶,诗文素养都比较高。她们知道平时建霖公主最喜欢吟诗作赋,看到一路上公主郁郁寡欢,所以卖弄了一下,希望能使公主开心,哪知适得其反。
“巴东山峡巫峡长,猿啼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