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讨逆(一)(第1页)

自元月登基以来,刘华先后颁布了《重商诏》、《促农诏》、《劝学诏》三大圣旨,本来他还想发个《罪己诏》检讨一下自己和蒙古军队以前的罪行。但是左思右想,发觉自己政治经验还是有点幼稚。民心难料,作为外族军队入侵,杀了这么多人,绝对不可能*一封检讨书,就能改变民众的仇恨。与其自作多情弄出一个起不到任何作用的检讨书,不如给老百姓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否则只能让民众认为自己矫情和无聊,而且也会让蒙古将士埋怨自己自讨没趣。

他把农业税降为二十税一(5%),毕竟从后世的统计来看,就算中国有八亿多农民,农业税才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四点几,在现在工商业不发达的情况下,可能占得了10%左右。既然对各地百姓心怀愧疚,所以就把农业税降低,好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一类区的各等地都分完了,还是有20%左右的当地无地百姓没分地到土地。大部分受朱熹等腐儒宣传的“父母在,不远游”思想影响,宁愿呆在本地受穷,也不愿背井离乡,气得刘华暗骂“愚蠢至极”。虽然一部分农民在分地后还是没有土地,但起码降税后财主、地主也会水降船低,跟着降一点下来。否则农民都跑到边疆去了,谁来给他们当佃农呢?

同时,刘华把商业税从原来南宋政府五税一(20%)降成十五税一,以促进天国领地内的商业繁荣。当时就有姚枢、刘秉忠等受儒家“重农抑商”思想腐蚀的少数大臣反对,但满朝文武现在不是有矿山,就是有商铺,所以对降税都非常支持,最后连姚枢等人回家都被夫人臭骂一顿:“老东西,你自己要假清高,可不能让家人陪你喝西北风!降税后咱家那些作坊、商铺不是又能多赚钱了吗?”

至于《劝学诏》倒是很顺利地通过了,对于教育这等大事,大部分官员还是支持的,除了铁哥这个“铁公鸡”。每年要从他财政部拿上千万两银子,比割他肉还心疼。

******************************************

大统元年3月初,皇宫书房。

“参见大哥!”末哥、忽都、忽必烈、阿里不哥4兄弟,被刘华叫到书房密谈。

“各位兄弟,为兄让你们来,准备商量一下出兵印度征讨花刺子模余逆的事情。”刘华说道。

“大哥,现在春播刚过,粮草青黄不接,还是等到秋收以后吧!”忽必烈建议道。

“大哥,是您御驾亲征吧?让小弟跟着您去!”忽都眼中满是憧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