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纵横术(第1页)

大统元年五月初,南宋首都临安(杭州)紫禁城。

“陈太师,不知现在忽必烈在缅甸战况如何?”宋理宗赵昀问前陈太师陈守度。

“陛下,外臣昨日接到吾皇飞鸽传书,得知忽必烈4兄弟正在缅甸苦苦鏖战,如履薄冰!”陈守度颠倒黑白地说道,“而且,外臣也从安插在缅甸的探子处获悉,缅王那罗提从上月开始全国征兵百万,准备下月和忽必烈决一死战!”

“哦,这倒是个激动人心的消息!”赵昀来了兴趣。

“陛下,外臣以为,现在天国内忧外患,深陷战争泥淖无法自拔,正是大宋国和我等小国扬眉吐气的机会。前几个月,外臣先后联络了澜沧、真蜡、暹罗和缅甸,他们都想和陛下结成《反天联盟》,共举大义。这是他们的国书,只要陛下一声令下,他们都将群起响应,唯陛下马首是瞻!”陈守度趁热打铁道。

陈守度前段时间东奔西跑,联络了澜沧4国。缅甸因为已经和天国开战,恨不得多一些盟友,所以马上就同意了陈守度的建议;真蜡和暹罗国力弱小,向来都没有主见,看到天国来势汹汹,也很害怕唇亡齿寒,所以也愿意结盟;而澜沧国管平亲眼见过天军的强势,心有余悸,只答应宋国加入,他们才会加入。


“陈太师莫不是欲效法苏秦、张仪行合纵连横之事,来游说朕?”赵昀意味深长地问道。

合纵连横简称纵横,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苏秦曾经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战国策•秦策》三),他游说六国诸侯,要六国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与合纵政策针锋相对的是连横。张仪曾经游说六国,让六国共同事奉秦国。大国间冲突加剧,外交活动也更为频繁,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斗争。合纵连横的实质是战国时期的各大国为拉拢与国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最初,合纵与连横变化无常。公孙衍、张仪、苏秦等人游说于各个国家,合纵既可以对齐,又可以对秦;连横既可以联秦,也可以联齐,这就是所谓“朝秦暮楚”。后来,因为秦国的势力不断强大起来,成为东方六国的共同威胁,于是合纵成为六国合力抵抗强秦,连横则是六国分别与秦国联盟,以求苟安。秦国的连横活动,目的是为了破坏六国间的合纵,以便孤立各国,各个击破。

“陛下,外臣不敢!我陈朝向来是大宋的属国,被天**队铁蹄蹂躏,血染江山,生灵涂炭。吾皇每日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但国小民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