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天可汗乎(2)(第1页)

忙碌的鸿胪寺,渐渐的开始冷清下来,武则天大概事忙,也不来骚扰他,在鸿胪寺的后面,外面的风风雨雨似乎也传不过来。偶尔郤亭寄也会说起一些郁闷的事情,例如新罗的使者已经有六年没有来朝贡了;日本的遣唐使,也有三四年没有登岸了;林邑、真腊、骠国、渤泥、琉球等国家的使者,也有好久没有来了;吐火罗、天竺等国的使者,似乎永远的消失了……

殷雨辰对此也不是很关心,这国家大事,还轮不到他来出头,不过没当郤亭寄说起的时候,他倒是听得很认真的,这里面透露出来的消息,显然是唐朝在走下坡路了,令他感觉不太愉快。后世之人,说起大唐,总是要跟“盛世”两个字联系在一起,似乎大唐是无所不能的,文治武功都是第一流的,可是真的到了大唐以后,才发现,原来大唐也有郁闷的时候。

吐火罗和天竺的使者没有来,固然是因为河西走廊不太通畅的缘故,不过关键的原因还是他们投*了吐蕃了。新罗使者没有来,是因为两国之间的蜜月已经结束,现在已经开始小打小闹,刀口见血,当然不会有使者来。日本遣唐使最是见风使舵的,当初在白江口被唐军打得一败涂地,遣唐使来得最积极,每年都要来好几批,做足了孙子的功夫,但这几年,似乎发觉天朝的实力不行了,又开始傲慢起来了,真是典型的欠揍。林邑、真腊、渤泥国等,基本和日本是一个心态,觉得天朝的实力开始衰退了,不臣之心也就慢慢的暴露出来了。

“想当年……唉!”每次说到最后,郤亭寄都少不了郁闷的长叹一声,引来听众极大的愤慨和遗憾。殷雨辰原本平淡的内心,慢慢的居然被郤亭寄的郁闷长叹激发起来了,难道,大唐就要这样一直衰落下去吗?难道就要等到唐明皇登基,才能稍微挽回一点面子吗?难道就不能重新创造个实实在在的大唐盛世?

根据郤亭寄的描述,想当初,唐军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气吞万里如虎,边境上的这些虾兵蟹将,有谁敢说个不字?唐军旌旗所指,望风披靡,四海臣服,万国朝贡,鸿胪寺人满为患,想想都让人觉得热血沸腾。只可惜,俱往矣,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几十年的时间过去,这令人神往的一幕,已经渐渐的远去了。总章年间,唐军成功的征服高丽,使得大唐的疆域达到了巅峰状态,然而,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大唐开始走下坡路了,对外战争败多胜少,实在愧对天可汗的称号。

是可忍,孰不可忍?

殷雨辰好几次都用力的握了握自己的双手,但是最后又慢慢的放开了。他本来就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