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小黄门怀捧圣旨和任命状,和兵部侍郎张光辅一起,带着殷雨辰,骑马来到洛阳东门外的佽飞军军营。金吾卫分左右,都称作佽飞军,但是军营是不同的,相隔的距离还很远。右金吾卫在洛阳东门外大约二十公里,驻扎在平原上,南边有些小山包,北面就是黄河,飘扬的军旗远远就可以看到。
佽飞军统领,亦即右金吾卫大将军武懿宗不在,接待殷雨辰的,乃是将军郭元振。按照编制,右金吾卫应该有两个将军的,但是事实上只有郭元振一个,另外一个职位长期空缺,因为大将军武懿宗很少和别人相处的来。郭元振是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北)人,十八岁举进士,任通泉尉,此后一直在边境效命,和突厥人打了不少的恶仗,据说现在身上还残留着六七处的伤痕。他正好是三十岁壮年,全身戎装,明光铠擦拭的闪闪发亮,看起来十分的威武。
小黄门宣读了圣旨,郭元振察看了殷雨辰的任命状,确信无误,小黄门就回去复旨了。郭元振随即召集所有的佽飞军军官开会,兵部侍郎张光辅宣布了殷雨辰的任命,殷雨辰就算正式在右金吾卫安家落户了。佽飞军的军官们都觉得殷雨辰太文气了一点,真正上了战场遇到突厥人,恐怕后果不堪设想,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当然,他们的内心想法并不会马上表现出来,唐军纪律严明,对于上级还是非常尊重的。
张光辅走了以后,郭元振和殷雨辰寒酸了几句,带着殷雨辰参观军营。佽飞军统管着超过五万的府兵,这个月刚好是佽飞军当值,因此军营里面住的满满当当的,数十个大操场上面,尘土飞扬,平常缺乏训练的府兵,刚好抓紧这个时间恶补。殷雨辰对现在的府兵没有太大的好感,在他的印象中,这时候的府兵,和唐初的府兵远远不同了,最多就是一群武装起来的农民而已,缺乏训练,士气低落,不久以后就会全面被募兵制取代。
唐军训练的最多的,就是陌刀阵。陌刀长约一丈,前面是三尖两刃刀,后面是浸泡过桐油的木杆,步兵可以用来它来对抗突厥人的骑兵,以掩护后面的弩箭手射击。数千把陌刀一起晃出来,刀光闪耀,威势还是非常惊人的,突厥人在陌刀阵面前吃过不少亏。然而,真正要发挥陌刀的作用,还需要使用者有过人的勇气,极其严格的训练,仓促上阵的士兵,是无法完全发挥陌刀的作用的。
此外,还有长柯斧和凤头斧,这两种武器配备的少一些,但是在对付敌人骑兵方面,效果比陌刀更好,通俗来说,就是纯粹砍马腿的。当然,掌握使用长柯斧或者凤头斧的本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