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先生夫妇在普通人中算是比较胆大,对蛇类等爬行动物没太大的惧意。俩人对工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地在井里汶逗留了一周观察工坊的日常工作以及生产效益。原主人还算不错,亲自教林先生夫妇对蛇的种类进行辨别,分辨蛇皮的运用价值。还教林先生夫妇怎么样杀蛇能确保蛇皮的完整性,蛇皮拔下来后如何晾晒、烘烤、染色等等一系列专业手法。
林先生的悟性不错,不到一天就学会如何杀蛇取皮,又学了半个多月基本就掌握了所有流程。而且这家工坊的所有系统都很完善,因为印尼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年均气温普遍在27度左右,所以这里的虫蛇很多,蛇更不需要冬眠近乎每天都能出来。而井里汶不光是港口周边还有许多山林,所以有很多印尼当地人专门做专门的捕蛇人,每天都有工人往工坊里送刚捕到的活蛇或者是死蛇。
蛇皮被拔下来染色制作成加工原料后的销路更广,因为气候原因印尼这边很多这种野生动物皮质的加工厂,蛇皮也不少。因此工坊的合作厂家很多,但多数都是皮质加工厂,同样也有文艺品制作厂以及乐器制作厂。总之这家工坊一系列手续以及收购运营都齐全,接手开工就能赚钱。要不是原主人老家父母身体有恙,赶回家陪父母安享晚年也不会转手。
林先生夫妇前后考察了一个多月最终还是把工坊接到手。两口子很努力认干,接手新工厂后近乎每天都与蛇为伍,住的地方都搬到了井里汶,很少再去雅加达。后来生意渐渐好转,林先生还把工坊扩大,甚至自己学起了养蛇技术,还搞了一片游蛇养殖基地。不仅如此,林先生学会废物利用,和周边很多家城市的饭馆取得合作,会定期把剥皮剩下的蛇肉输送到餐馆。
算算时间距今为止林先生夫妇开这家屠蛇工坊已经四五年的时间,按林先生所说工坊近乎每天都要屠杀百余条蛇,这几年下来所犯下的杀生罪早就不计其数。因此,在第二胎孩子出生看到自己孩子的皮肤类似鱼鳞当时就起了惧意。虽然医生说是先天性遗传鱼鳞病,但林先生怎么看那皮肤怎么像是蛇的鳞片,越看越像。
后来妻子怀孕第三胎的事情依旧如此,林先生心里开始打鼓。他那位介绍他来找我的朋友了解林先生加工坊的内幕,也觉得事情不是偶然,因此就让他联系了我。
听完林先生的话,沈智哼了一声说:“冤有头债有主。你开设的工坊每天都要屠杀大量游蛇,凡是生灵皆有灵性,你杀的蛇多了,阴气郁结,这些孽债全都得算在你头上。现在还算是好的,等以后你们夫妻俩指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