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你回来了,老爷子过来了,等你好久了。何庆仁对流满回来的张铁说道。”
没有歇息,将飞雪拴在马厩,细心的喂养了一番,直接来道老爷子的房间。“老丞相不知道找学生有什么事情?进门之后张铁恭敬的问道。”
“先生不用拘礼了,那天你的一番话,让老夫我深思了好久。我过确如先生所言:“泰国虽是天下士子之乡,天下十之有六的学子都汇聚我国,可正是因为士子之间政见的不同,导致我国国君不能制定稳定的国策。前几日我和我王说起先生,我王对先生之言甚是赞同,特意让我要求先生参加几日后学子学舍的论战大会,让先生一定出席参加。”
“谢谢老丞相和大王的邀请,学生到时候一定参加。我对天下问明的学子学舍的论战也是非常期待,此次来济州府还没有参加过一次论战。我想此次论战一定会很精彩。张铁说道。”
济州府学子学舍几日后重开论战大会的消息不胫而走,整个济州府的学子们兴奋的相互之间串联,这闻名大陆的学子学舍的论战大会终于又要开了。泰国建国的国君赵文令有感于天下纷争不断、战火连年,设立学子学舍,广邀天下学子来济州府,将治学、理学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后来经历代国君的支持、发展,学子学舍已经成为大路上最具盛名的学舍,“天下第一舍”正是当代国君赵仓剑亲笔题词。学子学舍最大的特点就是学风浓厚,各个流派的都在此治学,相互之间切磋、共同理学。这本是建立学子学舍的初衷,只是后来这论战大会成了各学派之间争夺的一个场所,也成为一些文人雅士的成名之地。这一点倒是和学子学舍建立的初衷背道而驰了。泰国没有一项稳定的国策,和这学子学舍有很大的关系。现在在泰国任职的官员,基本上都是从学子学舍里走出来的,没有基本的思想基础。各学派的官员,把在学习学舍的争执带到了执政之中,这或多或少的削弱了泰国朝廷的凝聚力,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悲哀,拥有大陆最活跃的思想、最出色的学者,却不能从中汲取国家需要的人才,反而受到这些文人的掣肘。
泰国,济州府,学子学舍。今日正是学子学舍重开论战的日子。
“先生,你能带我去吗?”一大早起来,刘三就缠着张铁。”
“你可以让你家老爷子带你去啊?或者找你姐夫?为什么一定要缠着我呢?张铁无奈的说道。张铁现在对这个难缠的小霸王还真是没有办法,死缠难打对那些心肠软的人确实是最佳的武器。
“他们才不会在这种场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