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健第一次外出公差,是送解教人员到合宾县公安局。
郭净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在每月做统一计划,集中安排干警遣送各队的期满解除劳动教养人员(又称“解教人员”)和服刑期满释放人员到原籍公安局。
原则上,有解教人员或释放人员的队至少要派出一名干警;有时候,一些单位人手紧、派不出人;有时候,队里想照顾干警顺便办私事、指定要去哪个地方;也有其他干警经所在单位同意、而提前挂号要去哪里的情况。
十月末,郭净在安排干警遣送工作时,有一个合宾县的解教人员找不到人去送,他提议让常健去一趟;邹科长考虑到这是除平阳县之外、离平合农场最近的县城,年青人也应该煅炼一下,就同意了。
常健闻讯后高兴得很,他拿到郭净交给的手续和材料,就开始做出差的准备,预领差旅费、收拾行李、告诉家里等等。
当时“出差”至关重要的手续是《通行证明》和《介绍信》,都是固定格式的文书,统一印有“毛主席语录”和编号,由行政办公室开具。
《通行证明》上盖的是“G省平合农场”印章,用于出差沿途“检查站”的检查、到“车船站”购票、在“旅社”住宿时出示。
《介绍信》上最初盖的也是平合农场的公章,待有“G省平合劳动改造管教队”的印章以后就改了,它用于到当地公安局“联系工作”时出示。
“劳改队”比“农场”更容易让公安机关理解大家是同一系统,不然人家老是问:“你们农场是怎么回事?怎么你们农场的人也穿警服?”准备移交的材料是:解教人员的《解除劳动教养证明书》、《解除劳动教养审批表》、《户口迁移证》、《粮油关系转移证》及其他档案资料。
最为重要的是:一式两份的《移交解教人员花名册》要给接收单位签字、盖章后,带回一份交到郭净那里,这才算是完成任务。
第二天早上,在郭净的具体组织下,一辆“解放牌”卡车由场部开到各队接上解教人员和负责遣送的干警,同时移交材料、清点人数,全部集中完毕、再统一拉到艾塘镇,下车后就由各路人马自奔东西了。
艾塘镇有平合农场的一个联络站,由场部供销科主管,一个干部职工的家常年驻守在那里,男的是干部、大家以“余队长”称呼他;女的是职工、常健那一辈人以“王阿姨”称呼她。
在常健的印象里,联络站那一家的公事、私事都是王阿姨在忙碌,余队长象养老一样,整天喝酒、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