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出现的“突发”事件,对常健和卢胜剌激很大;卢胜给常健写了一份《请求辞职报告》,提到“……自去年五月任副教导员以后,工作也做得很不顺利,出现了好几起、不应当发生的事情,如犯人醉酒闹事打群架……高度白酒控制不好、不断地进入监内……这次又出现方青因饮酒过多、顶撞大队主要领导……这些事都是在我的责任范围,我是应当负领导责任的。现在我请求你呈报场领导,辞去我的九大队副教导员职务……辞职之后最好能离开这个队,去七大队、八大队、十大队或是新水泥厂等单位带班都可以……”。
常健心情很复杂,他在卢胜的报告上签“请党委审批。如果不调走郭希,请考虑把我解聘,让我继续回干校当教员。”就往上递了。
陆场长见到报告就火冒三仗,他甚至说:常健“个人问题”解决了、就不顾大局啦!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政治处要好好地处理。
常健觉得他的情况与荣海不同,自己没有犯什么错误,与郭希的矛盾是原则性问题,如果不分清责任,“我不干、也没人愿意干!”
由于常健不肯让步,场部又开绿灯、让郭希追随宗岳调到劳改茶场去了;这两个从老、少、边、山、穷地区调来的外系统干部,明显体会到劳改单位的好处,他们离开平合农场、而没有脱离劳改系统,还算比较明智。
郭希调走之后,场部对常健的印象不好!干脆不再安排第二个正职干部,由常健考虑大队领导班子如何搭配的问题。因此,常健就设想搞与“场长负责制”相吻合的改革:自己改任大队长主管行政、财务兼顾全面工作,把文祥提拔为副教导员专抓改造工作,把陈设提拔为副大队长专抓农业生产;看卢胜和劳文一段时间的表现,留下其中一人继续充当主管畜牧、后勤的副大队长;再配备一个中队长级的政工员,专搞党务和考勤考核工作,兼管枪弹武器装备。
平合农场大队级领导班子一般是四个人,但也有两三个、五六个的情况。常健的报告递上去后,政治处组干科长柳列带伍光到队里考核文祥和陈设,他们找一些“老同志”个别谈话,最后说群众意见太大、考核通不过。
这一下子常健可得罪人了!卢胜知道自己有被人替代的可能、很不高兴;文祥和陈设则认为是因为没有得到常健力挺、才空欢喜一场;主管管教和其他两个中队长等人见自己没有被提拔机会,心里也不平衡。常健的威信受到极大影响(若干年后,文祥和陈设才分别就任副教导员、副大队长的官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