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摊牌(第1页)

过了一周,老何回信告诉常健:一班同学辛海、现任省律师协会的副秘书长,是司法厅律师管理处的头目之一;这次律师资格考试的查卷工作,由他负责主持;如果分数差不多,就应该尽快去找他。

辛海、三十五岁,高中毕业后在家乡务农,“文革”末期招工到A市企业工作,“提干”不久,恰巧开始律师制度恢复重建,他被调到省司法厅搞律师协会工作;在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读书期间,他悄悄地参加了首次全国律师资格考试并顺利通过,但没做专职律师,继续在机关工作。

最近,机关的一些老同志离休、退休,调整干部的时侯,辛海被组织上任命为律师协会的副秘书长。省律师协会与司法厅律师管理处当时是合署办公,处长兼任秘书长,副处长职位空缺;辛海虽然没有兼任副处长,甚至没有明确“副处级”的政治待遇,却也行使着副处长的职权。

据说处长准备要提拔为副厅长,辛海“一不留神”可能就接替处长的位置,前途光明得很,此时他根本不考虑做职业律师的事。

老何,是政法管理干部学院首届120个学员中年纪最大者,曾经参加了第二次全国律师资格统一考试,但是没有通过,因此不再报考。听说他也有可能提拔为副处长,不过这对辛海基本上不构成威胁。首先是大家不同在一个部门,其次老何年龄比较大,再就是辛海还多了一个文凭。工作能力更不用说了,辛海认为他们俩人之间、简直不能相提并论。

为常健的事情,老何则认为没有必要亲自去找辛海“打招呼”什么的,大家都是同学,由他们自己交涉就可以了;再说这律师资格又不能当饭吃,那么在乎它干啥!没考上的人多得很,当前的工作更重要。

常健不管不顾的,再次请假急奔省城A市,费尽周折,总算在辛海领着一帮工作人员、即将进入档案室查卷之前见到了他。这时,傻乎乎的常健简直是没有头脑,当众就向辛海招呼起来:“老辛,你好啊!”

“哎!是小常,你好!毕业之后都没见过面哟!”辛海很有官样子的站住了,一批部下也住足围在旁边、好象是看戏一样。

“我可是从山沟沟专程赶来找你的啊!”常健加重语气。

“哦!什么事?”辛海显得有一些惊奇了。

“这次律考,我离三百就差两分了”常健直奔主题。

“哟!那你办了查卷手续吗?”辛海表示关心的问。

“办啦!在平阳县司法局办的”常健比较轻松地回答。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