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健在劳改、劳教系统其他单位无法落实其调动问题的情况下,曾经开展一次“周游列国”的行动。第一站是E市、一个新兴的沿边城市,因为律师资格培训班的学友老陈,已调到E市东城区司法局当局长,这是最近的关系,而且不仅现任政法系统一个单位的一把手,据说其还有更大的后台。
由于担心碰钉子,也是为了直接考察,常健事先不招呼,风尘仆仆就到了E市,很顺利的找着老陈。因此,常健估计“有希望”了。大家一见面就亲热起来,常健打趣说:“看你来啦老陈,欢不欢迎呀?”
“欢迎老同学光临!”老陈如是说,而且很客气。
“不影响你的工作吧?”常健有些好意地问。
“有什么影响?快下班了,走!喝酒去。”老陈拿足了局长的架子,把常健带到附近的酒楼,点了两个人肯定吃喝不完的酒菜。
“不要太破费嘛!哎!公费、自费呀?”常健半认真、半开玩笑的。
老陈豪爽地说:“管他呢!先喝了再说,干!”两人的酒杯马上碰了起来。
常健赞叹道:“好!好酒呀!”心想老陈这司法局长也蛮潇洒的嘛!
“本地名酒、补酒,也是土酒。”老陈有些幽默。
“不错,混得不错吧?”常健一语双关,连夸带问。
“哪里、哪里,立足未稳呀!”老陈谦虚得很。
“哦!那投靠你行吗?”常健直截了当,心想市里的司法行政机关,比公安、检察、法院也差不了多少的,至少也比平合农场要强!
“欢迎啊!可现在没有编制呀!我们司法局就那么几个位置、几个鸟人,个个健壮如牛,一下子死不了,又没有地方去。”老陈实事求是。
“还有别的路子吗?”常健不大甘心的问。
“我们城区没有律师事务所,准备搞一个法律服务所,要聘用一些法律工作者,这个你肯定不干嘛!”老陈慢慢地封堵路口。
“还有其他单位的关系吗?”常健又说了一句废话。
老陈坦白说:“除了刚关照过我的那位领导,我可是人生地不熟呀!”
常健转移话题:“对了,小容来过吗?好象大家都没做律师哟!”
老陈有些感慨:“来过了,喝了一顿就回去啦!律师不是那么容易做的,现在都是聘用制、包干制,要自己找饭吃,还是铁的饭碗好啊!”
常健留个伏笔:“那以后如果有机会,可别忘了老同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