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老板(第1页)

小康原在F地区金城县司法局工作,考上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读书的两年间,不仅大开眼界,也深深爱上了首府A市;毕业回单位后,一边工作、一边复习律师资格考试科目。在以上过程中,小康与身为F地区律事务所主任的翁池打了不少交道,他考取律师资格之后,便与老翁相约到A市发展。

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是名符其实的老板,可这老板不见得好当,特别是小康从F地区金城县到省城,多少有点人生地不熟。律师又是一个新兴行业,合伙律师既要自己找饭吃、找住处,还要维持律师所的运作;业务量少时,不仅仅是没有经济收入而已,还得往律师事务所里贴钱。

小康的老乡小方,冲着“康主任”而到第十合伙律师所实习,其实也是打算长期留在所里,做一个没有固定工资的律师助理。

小方不大了解律师所和小康的具体情况,以为律师好做,能当老板、就有本事,他好不容易找了个“靠山”和落脚点,指望“康主任”或别的律师带上他办案好拿提成,算是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一边复习律师资格考试科目;其幻想在自己养活自己的同时,还能挣点钱给家里,尽快通过考试、早日取得资格,做一个真正的律师。这样,无形中就给小康增加了压力,并带来烦恼。

“您好!康主任,今天有什么事情吗?”小方每次一见到小康的面,总是这样说话,既算打招呼,也是恭敬、请示。

“没有,你先复习律师资格考试科目吧!”小康一般是这样回答。

“康主任,几天没见面了,有什么要我做的吗?”

“我这几天出差了,有事会找你的。”

“康主任,最近忙什么案子?”有时小方会作进一步的问候。

这时康老板就不大好回答了,如果讲办个什么案,小方就缠过来要协助、协助,说难听的是想参与分钱;如果讲没有案件办,那出差就是谎言,又显得当老板的没有本事,在“小辈”面前挺难堪的。

事实上,小康的业务也不多,自己完全“忙”得过来,有时还“闲”得发慌;最重要的是经济收入有限,还没有达到要向人“撒钱”的程度。因此,小康就尽量“躲避”小方,以免尴尬。

小康的老婆孩子还在金城县,他在A市还没有自己的房产,临时租赁一套住宅,每月房租费、水电费、物业管理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还要对家庭承担责任,对乡下的父母尽孝心。当律师、做老板,自己过日子可以省吃俭用,但要有几套象样的衣服,得“养”一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