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硬件(第1页)

过五一节时,常健和吕梅、小艺按钟点赶去汽车总站,准备坐班车回第六监狱的老家,未料想买不到车票。常健赌气地说:“破班车都那么多人去挤,老子买辆小车就不用再求它,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

回老家不成,节后上班到律师所,常健几乎把买车的事忘了,可那天翁池在办公室嚷嚷:“谁想学车、办证?末班车啦!以后很难办。”

郑彬问:“翁主任,一个人要交多少钱?”

翁池说:“正规办是两千元一个人,我的朋友凑人数、找熟人,算是团购啦!一千八一个人,有人代考,去不去学、都保证得证。”

郑彬积极响应:“我报一个,现在交钱吧!”

常健见徒弟都报名了,就说:“我也报一个,得证我马上买辆小汽车。”他认为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虽然还未到过节回家的时候,但说过要买车,不能只是说说而已;有车不仅方便,身份、身价也会不同。

翁池开玩笑地说:“我们几个人同一批学车,进到同一个驾校,应该还是同一个师傅做教练,大家成为师兄弟了。哈!哈!哈!”他很高兴,但主要关心的是批发生意、不大在乎常健买车或者不买车。

办完手续之后,翁池和常健只惦记着什么时候得汽车驾驶证;郑彬则三天两头问:“翁主任,我们什么时候去学开车呀?”

翁池说:“小郑,我和常主任年纪那么大都不用去学,你那么年轻怕什么?办得驾驶证后,我找车给你练习一下就行啦!急什么?”

郑彬仍坚持要学车:“恐怕你们以前学过,我一定要到驾校正规学。”

翁池不耐烦说:“我们目前没有这个安排,不行就退钱给你啰!”

郑彬有些不好意思:“翁主任,那麻烦你了,退钱让我自个办吧!”他果真自己到驾校去正规学习,比翁池、常健稍晚些时候才取得汽车驾驶证。

十几年前,常健在第六监狱九大队工作时,为了解决干警职工、家属外出,以及小孩上学的交通不便问题,他拍板自筹资金买了一辆柴油机车(可客货两用),虽然获队里干警职工热烈拥护,却被监狱领导批得够呛!他硬着头皮、顶了下来,还利用职务之便,学了一阵子开车技术。

现在,常健认为机动车驾驶原理应该是差不多,专门去驾校学习,没有时间、没有兴趣;去考试没有耐心,还担忧不能过关,他想等到得了汽车驾驶证之后再说,有道是“车到山前必有(由)路”嘛!

因此,常健办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