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旱烟与水烟(第1页)

一席谈话,让包子康跟霍春明两个人成为了无话不说的朋友,这样的友谊还真让人不可思议,一个是身价过亿的老总,一个是目不识丁的老农民,但是两个人在一起,竟然出乎意料的和谐。

每天傍晚,包子康总要抽空去霍春明那里坐坐,一壶青稞酒,一盘花生米或者拍黄瓜,两个人就能坐在院子天南海北的聊上大半夜。

霍春明的烟袋锅子也成为了包子康手中的爱物,为了表示尊重,霍春明把自己珍藏多年的烟袋锅子送给了包子康。据说,这烟袋锅子已经在他们家传了六代了,到了霍春明这一代还有人用,霍思乡这娃不抽烟,就算是抽烟也看不上这又土又老的物件了。

点燃老旱烟,包子康深吸一口,旱烟叶子的辛辣要比烟卷浓烈很多,他忍不住咳嗽起来。霍春明见怪不怪地拍拍他的后背,让他小口小口吸,这样缓着来,就不会呛着了。

果然,按照霍春明说的小口小口吸了几口,包子康已经能够感受到旱烟的醇厚。徐徐上升的烟圈将两张苍老的面容隐藏其中,更有一种岁月的沧桑。

霍春明笑呵呵地跟包子康说古今,据说这用烟锅吃烟,也体现了一种权威。在以前的霍家洼,用长烟锅吃烟的人,一般都是一家之主,被人们尊称为“掌柜的”。这些掌柜的,训斥人或给人调解纠纷的时候,烟锅子既是一种道具,阴沉着脸,嘴里唾沫星子乱飞,在炕沿上使劲敲着烟锅子,就证明这个掌柜的生气了。

另外,烟锅子还被当成教训小孩子的武器,哪个碎娃不听话,大人的骂声还没出口,烟袋锅子早就伺候到了脑袋上,那个碎娃只有捂着脑袋,呲牙咧嘴,却不敢喊痛。

包子康听他说得有趣,低下头仔细欣赏手中的烟锅子,岁月的浸染和尼古丁的熏染,早已让鸽子红色的玛瑙呈现出一种黑红,烟杆子也是一片光滑,摸在上面,居然有一种滑腻的触感。

自家产的烟叶种的时候,会上一些牛粪、羊粪之类的肥料,这样烟叶才会肥厚。烟叶长成了,采摘下来,几片叶子捆在一起,晾晒后烟叶就会发黄变软,再把烟叶打捆包好,做一个简单的发酵,一般需要两三天的时间。

然后,拆开,再晾晒几天,再打捆发酵,如此三番,直到烟叶晒干呈黄褐色为止。然后,将烟叶堆放收藏,在收藏的过程中还要慢慢发酵,年限越长越好,烟叶越陈越香。

等到吃的时候,不需要再加工,要么将它切成丝,要么直接撕碎,要么揉碎。吃烟的人不论档次,论软硬,当然烟叶的软硬不等同于物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