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无忌改组明教为明党的过程当然不是几行字就能把所有的事情都说清楚,由于政党在中国历史上尚属新型社团,很多东西都需要张无忌亲自动手,有些东西则由于张无忌本人也没有相关的经验,只能靠他们去自己琢磨。总之,经过高层会议、中层会议、基层会议等几轮会议之后,才将这次改组堪堪在光明顶地区贯彻下去。
等到张无忌等人决定去汇合常遇春领导的明军主力的时候,时间已经是张无忌与常遇春分头行动的一年后了。期间发生了一件大事,去年,也就是至正十一年(1351年)九月,刘福通在张无忌的命令(威胁)下,在颍州发动起义。
经过一年的发展,刘福通不仅没有被元军剿灭,反而横扫豫南,罗山、真阳、确山、舞阳、叶县、汝宁府、光州、息州都被刘福通占领,拥众二十万。刘福通的部众打红旗,头扎红巾,故称作“红巾”或“红军”,又因焚香聚众,又被称作“香军”。
今年(至正十二年,1352年),刘福通更是牛大发了,打败了蒙古丞相脱脱的弟弟也先帖木儿统领的三十万大军。
刘福通志得意满之余,还命人创作了一首《红巾军军歌》:
“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
“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
“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
“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罢手。
“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
“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
“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脱脱见势不妙,发动河南地主大办团练,围剿刘福通。
六月,罗山人李思齐将刘福通从汝宁赶走了,打了一个大胜仗。但是,李思齐也没落着什么好,因功被授予罗山县丞。
张无忌得到这个消息,哭笑不得,说道:“赶紧派人去联系李思齐,如果他率部加入明党,授予他河南党部主任。”
但是,蒙古皇帝妥欢帖木儿也不是傻子,得知李思齐的封赏只不过是个县丞而已,说道:“你们轻视汉人也不能这样吧?”给李思齐特批了一个“汝宁知府”的头衔,让他随汝宁总管察罕帖木儿军前效力。
张无忌追上常遇春的地方是采石矶,常遇春已经在这里收了两三个月保护费了。
张无忌向常遇春问道:“我们在芜湖镇分手的,都一年时间了,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