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无忌带着鹿杖客、鹤笔翁、施耐庵、朱元璋、朱长岭等人回到定远县之后,张无忌就召开了军事会议,讨论明军下一步的作战方略。
“诸位兄弟,我们……”张无忌刚开口说道,就被李善长打断了。
“主公,明军已成,而且现在是商讨军机大事之时,主公为何还以明教教众相称?”李善长毫不客气地说道,“现在只有主公和诸位军官,没有什么兄弟。”
冯国用在一旁开口道:“百室先生说得极是。我知道主公与诸位军官情深义重,但是君臣之分已定,主公还如此称呼,如何明法度,重军纪?”
听到这里,张无忌已经知道,明军之中众人对明教这面旗帜已经有些不怎么看得上了,因为这次会议就是要打正旗号攻州破县,建立政权了,大家都想着以后封侯拜将、荣华富贵,而不是当一个普通的明教教徒——毕竟现在旗号分明地站在张无忌这边的明教高层并不多,地位最高的就是五散人,五散人之上还有光明左右使、四大法王。对众人来说,相比明教,还是明军之中更有前途。
张无忌神情一凛,郑重地向李善长和冯国用拱手道:“两位先生说得极是,军中只讲军法军纪,无兄弟亲疏之分。”
“但是,我要先给大家讲讲我心目中的明教。在座的兄弟中还有一些人并没有加入明教,也算是我给这些兄弟讲解一下我所创制的新教义。”
张无忌在穿越之后常常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想要在封建中国进行社会改革,那么用哪种理念来作为支撑,指导自己今后在明末开展的社会改造运动,是个很重要,很核心的问题。已经腐朽僵硬的儒家学说是不行的,杂糅了基友教、绿教和佛教的“二宗三际论”更不行。
张无忌并不是因为自封为明教教主,就反对儒家。在某种程度上,他是认同孔子学说的,他反对的是那些把儒家的创始人孔夫子的经典语录和思想进行考据和引申的原教旨主义儒生,俗称腐儒。
儒家和明教一样,也是一种宗教。儒家思想和秉持儒家思想的儒生们,与道家思想和秉持道家思想的道士们一样。他们通过把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与从上古时代开始流传的中国传统思想和习俗结合了起来,创造了思想渊源相同,但是具体的礼仪要求和行为规范不同的宗教体系。
不过在历史上,儒家思想变成了整个中国的法理思想,儒家宗教体系把持了整个中国政治体系罢了。儒家思想能够成为国家宗教,并在这个宗教体系也就是中国封建政治体系中,不断的与中国人民的实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