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无忌花了一天多的时间听俞廷玉讲述玉里伯牙吾氏与蒙元相纠葛的历史,听完之后,大喜过望,对俞廷玉以“郡王”相称,吓得俞廷玉连连说“不敢”。
俞廷玉走后,朱长岭问道:“贤婿为什么对那个鞑子如此厚爱?”
张无忌对俞廷玉的称呼,那就是一个承诺,将来一旦建制,俞廷玉的封赏不仅会参照他今天的功劳,还会将他视为“反戈一击”的前朝贵族。这和张无忌对朱长岭的承诺相比,好的太远了,至少张无忌没有称呼朱长岭为“宰相”不是?
张无忌说道:“岳父可知阿史那?社尔、阿史那?思摩?如果我们能快速平定中原,俞廷玉的作用就能显现出来了。”
朱长岭精研书法,但是对历史不甚熟悉,阿史那?社尔、阿史那?思摩这两个汉字都不会写的人他听都没听过。
阿史那?思摩(?-655年),东突厥贵族。开皇十九年(599年),启民可汗逃奔隋朝,漠北各部拥戴思摩担任东突厥可汗。启民可汗回到东突厥后,思摩便去掉可汗的称号,但始终被始毕可汗、处罗可汗、颉利可汗兄弟猜忌。贞观四年(630年),李靖灭东突厥。颉利可汗兵败逃亡,各部族首领纷纷抛弃颉利可汗投降唐朝,惟独思摩跟随颉利可汗。不久,唐军灭亡东突厥,思摩与颉利可汗同遭唐军俘虏。唐太宗李世民命思摩统领东突厥残部,防备西突厥有功。后,思摩入朝留宿卫,随从唐太宗东征高句丽,被流矢击中,唐太宗亲自替他吮血。不久,班师回朝,死于京师,追赠兵部尚书、夏州都督,陪葬昭陵。
阿史那?社尔(604年-655年)原是东突厥处罗可汗(启民可汗阿史那?染干之子,始毕可汗阿史那?咄吉世之弟,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之兄)次子。630年(贞观四年),东突厥灭亡,社尔兵败后率部投奔唐朝,被封为左骁卫大将军,尚衡阳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后来,在唐朝对西突厥的战争中屡立战功,升任右卫大将军,加镇军大将军。死后,获赠辅国大将军、并州都督,谥曰元,陪葬昭陵。
李善长熟读史书,知道这两位出身东突厥王族、以亡国之臣的身份获得唐太宗信任、为唐太宗立下汗马功劳的异族将领。
李善长说道:“主公有唐太宗之量,必可立唐太宗一般的功业。”
张无忌觉得自己这个时候应该装一笔,摇头晃脑地吟哦道: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