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皇帝被劫(第1页)

北周皇宫天台大乘殿里,人虽然很多,但却寂静无声。大乘殿的高大门窗虽然紧闭,但炽烈的骄阳依旧透过窗棂上的纱蒙,在阴沉的大殿里开凿出一系列斜斜的光柱。光柱中,漂浮的尘埃清晰可辨,可它们似乎都凝固在空气中,一动也不敢动。

大殿中央的金砖地面上跪伏着二十几个,从前往后分别是长孙晟和几个禁军将佐,燕骏等几个侍卫首领,小末等几个内侍掌事,满娘等几个仆妇婢女中的头头。其中不少人紧抠着砖缝汗流浃背,但绝对不是热的,都是冷汗。在这些跪伏的人前面靠近丹墀的地方站着四个眉头紧锁的高官,他们是北周朝廷的四大辅臣随国公杨坚(普六茹坚)、蜀国公尉迟迥、申国公李穆(蹹拔穆)、荥阳公司马消难。殿中唯一坐着的人是在丹墀龙榻上脸色铁青的北周天元大皇帝宇文赟,但他就快要坐不住了。

因为,昨晚宇文赟的长子,北周小皇帝宇文衍被劫持了。

更要命的是,劫持者带着小皇帝销声匿迹不知所踪,却没留下任何谈判条件。

见宇文赟已经临近爆发,杨坚觉得不宜再保持沉默,也是被自己现在首辅的位子给逼的,便躬身说:“启禀大皇帝陛下,臣以为禁军、侍卫等虽玩忽职守死有余辜,但此刻还不是处置他们的时候,更不宜大行诛戮。”

终于坐不住的宇文赟“腾”的一下站立来,喝问到:“为何?!天现在恨不得立即夷灭他们九族!”

听闻此言,跪伏在地的很多人都是一哆嗦,额头低到不能再低,顶住了早已被冷汗打湿的金砖地面。

杨坚赶忙说:“陛下暂息雷霆之怒,听臣说明缘由。臣并不是为这些死罪之人开脱,而是为了国家社稷考虑。小皇帝被劫一事干系万分重大,正因为如此,便不可张扬,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才不至于扰乱朝局或者招致边患啊。一旦现在就大开杀戒,此事便难以掩盖了……”

见杨坚不再说下去却意犹未尽的样子,李穆上前一步说:“陛下,臣以为随公所虑十分恰当,虽大皇帝安然,但小皇帝也是一国之主,此息不密,恐怕民心不稳啊。”

杨坚点点头接着说:“申公所言极是,再者说,我等现在均不知劫匪目的何在,然其甘冒如此大的风险入宫劫持小皇帝,必有所图。若此时严惩这些不能护主的奴才,无异于将大皇帝陛下疼惜爱子的情状昭然于劫匪面前,他便更加视小皇帝奇货可居,救回小皇帝也就变的愈发渺茫了,除非满足劫匪变本加厉无以复加的条件。”

宇文赟轻轻“啊”了一声,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