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在上党郡潞安城代王府的后门小街上,两乘马车不约而同地从小街两头来到了代王府后门前停下。两辆马车看上去同样简朴,拉车的马也同样健壮,有所不同的是,其中来自北边马车后面还跟着四匹骏马,马上骑乘着四个彪形大汉。两个车夫借着代王府后门挂着的灯笼相互警惕地打量对方,然后又各自回头朝车厢里低声说了几句。北边来的马车后面一名骑士策马走到马车前方,看上去正欲喝问,忽然间,南边来的那辆马车上帘子掀开,一个中年男子探身出来,一张棱角分明黧黑清癯的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
马上的壮汉定睛一看,失声叫道:“是陈王爷!”赶忙下马施礼。
陈王宇文纯并不理会那壮汉,施施然下了车,似笑非笑地朝对面的马车喊道:“七哥,怎么如此之巧啊,你也来找老十一?”
而对面的马车里并没立刻反应,稍候才听到一个清朗的声音:“哦……哦!哎呀!原来是九弟啊!!!这……这可真是无巧不成书啊……啊,哈哈,哈哈!”说着,车帘一掀,露出一张留着三缕胡须斯文儒雅的脸,正是赵王宇文招。
赵王和陈王于前晚分别得到小皇帝被劫的密报后,都没闲着,他们各自的反应和心情虽然不同,但跟他们各自的智囊团密议后却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找代王联合,进京勤王!
两边的智囊团都很快认识到密报带来的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道理很简单,在都城皇宫里的小皇帝都被劫持了,骇人听闻,朝中必有乱臣贼子啊,社稷危殆了!身为叔祖的亲王怎能无动于衷?挺身而出振臂一呼是王爷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带兵入京勤王、保全江山社稷可以成为非常冠冕堂皇的大旗。封国归养的亲王虽无实权更不掌兵,但亲王阵营里的实权派官员可以作为响应号召的追随者,提兵相从。再把小皇帝被劫的消息传得天下沸腾,救皇帝、除歹徒、清君侧就成了名正言顺的义举。其真实目的自然是不言而喻,虽不见得能逼宫夺位,但至少可以因“勤王有功”重入庙堂再掌大权。
为什么都要来找代王呢?两边的智囊团也不约而同地做了三方面的分析:其一,独挑勤王大旗难以形成声势也不足以掩人耳目,反而容易落得个司马昭之心的物议。所以必须找个合作伙伴,而且须是个够分量的合作伙伴;其二,此事不但机不可失而且间不容发,必须赶在小皇帝被救回之前行动,而越王、滕王路途遥远,与之联络必然迁延时日,恐怕贻误良机;其三,互为近邻的赵、陈二王,相互都在提防对方的野心,此事合作伙伴的不二人选自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