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的谈话并未能继续下去,因为赵蒙恩突然急匆匆赶来,说天元大皇帝急召于翼进宫议事,同时也请小皇帝一同回宫。
“何事啊?那么急,是叫朕和于大人一同前往天台议事么?”宇文衍问道。
“奴才不知何事。天元大皇帝陛下只叫于大人前去议事,只因小主上离宫已经大半日了,故而也催促返宫,却并未传小主上去天台议事。”赵蒙恩躬身答道。
“知道了,你先回去复命吧,朕和于大人随后就到。”
赵蒙恩离开后,于翼立即对宇文衍说:“陛下可一同前往天台,参与议事。”
宇文衍不解其意,问道:“父皇没叫朕参与啊,于大人何故请朕一同参与?”
于翼神秘地笑了,压低了声音说:“臣所料不错的话,必是韦老将军送来的加急边报。”
宇文衍猝然一惊:“韦老将军?南陈那边要发动战争了吗?”
司马泳也全神贯注地看着于翼,天元大皇帝急召于翼进宫议事,显然就不可能是小皇帝大婚之事,必然是朝廷要事急务。大周南部边防的军事急报,召见负责北部边防的最高军事长官参议,显然也是合情合理。只是他不明白为什么于翼似乎事先就已知晓,竟早有准备的样子。
待于翼更换了朝服,他们一同离开了干城驿馆,直奔皇城。在路上,于翼大略介绍了韦孝宽之所以长期以来致力于对南陈发动战争的背景:北周武帝宇文邕亲政后就积极准备灭齐,韦孝宽曾对此曾上书建言了著名的“平齐三策”。简言三策的要义,一则论战役配合,曰“兼与陈氏共为犄角”;二则论战略牵制,曰“宜与陈人分其兵势”;三则论战争之外交,曰“还崇邻好,申其盟约”于陈氏。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利用南陈的核心思路,旨在构建联陈击齐的战略组合。这其实就是战国时期“远交近攻”战略智慧的延续,从中也可以感受到韦孝宽追慕远古名将的气息。
既然“联陈击齐”的实质是“远交近攻”,那么深一层的含义也就是近在平齐远在亡陈。平齐是第一步目标,战略组合对象是陈;亡陈则是最终目标,旨在统一中国。韦孝宽的策论最后写道:“安人和众,通商惠工,蓄锐养威,观衅而动。斯则长策远驭,坐自兼并也。”其“长策远驭”就是服务于武帝“必使天下一统”宏图大志。
武帝宇文邕采纳了韦孝宽的建议,积极联陈击齐,还进一步联合了突厥,形成了三方围殴北齐的态势,这也就奠定最终灭亡北齐一统黄河流域的胜果。可是,武帝宇文邕在取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