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泰的十三太保中,长子宇文毓,字统万突,也就是北周第二任皇帝世宗明帝。他虽为长子,却是庶出,因此在“立嗣以嫡不以长,以长不以贤”的传统规则下,他没能充任北周的开国之君。
英雄的父亲宇文泰做好了一切铺垫却至死也没有篡魏自立,就如同东汉末年的曹操,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把篡位建立新帝国的任务留给了子孙,自己则尊享前朝忠臣和新朝追谥太祖的双重荣誉。
公元556年,年方五十的宇文泰在北巡途中重病不起,因自己的嗣子宇文觉尚且年幼,只得急召侄儿宇文护托孤。宇文护一朝权在手,便开始心猿意马起来,他想趁着宇文泰的余威尚在,也趁着堂弟宇文觉年少,就逼魏禅让,自己便可以名正言顺地摄政。因此北周在宇文泰去世的第二年就建立了起来,排行老三却是嫡出的宇文觉被扶上帝位,年仅十五岁。令宇文护始料不及的是少年宇文觉血气方刚,不堪忍受他掌控和桎梏,早早的就开始密谋诛护夺权。无奈之下,宇文护不得不重新考虑皇帝的人选,匆匆废掉了在位仅八个月的宇文觉,然后将其谋害,谥为太宗孝闵帝。本来权欲熏天、野心勃勃的宇文护只是想利用宇文泰的影响,将政权先归入宇文氏,然后等自己羽翼丰满后再搬掉傀儡自立为帝。只可惜才短短八个月的时间,自己的势力还不敢与宇文泰留下的六大柱国叫板,只好在宇文泰的儿子里继续扒拉。又令其无奈的是,宇文泰十三个儿子中只有宇文觉是正妻所生的嫡子,再立新君就不得不选择已经成年的长子了。就这样,皇冠才落到了庶长子宇文毓的头上。
宇文毓当时已年满二十三岁,风华正茂。即帝位前任地方官政绩显赫,率军迎击吐谷浑又大胜还朝,同时还善吟诗作赋,这样文武双全的皇帝自然备受瞩目。当然同时也成为宇文护满足权欲的最大障碍,他们两人之间的明争暗斗无时不刻不在进行中。
宇文毓在位期间,曾巡幸同州,再回自己早年居住过的宅院,有感而发,便作了《还旧宫》聊以抒怀。诗中最后两句“举杯延故老,令闻歌大风”,借用了汉高祖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后重回到沛县的故事。当时刘邦邀集所有的故旧亲朋一起饮酒,酒至酣时,刘邦兴起,击筑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是为著名的“大风歌”。
宇文毓是在感慨,同样做为皇帝,刘邦回到故里时的那般慷慨豪迈、踌躇满志,自己回到故里却郁郁不得志,对刘邦只能艳羡,差异何其之大。对压在他头上的宇文护的不满,对自己处境的愤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