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黄城之谋(第1页)

地处淮水上游,大别山北麓的黄城,几天前还是与寿阳构成淮南防线的西段要塞,原是南陈用以北据洛阳,西胁长安,南御江汉的堡垒,如今已经插满了北周玄色大旗。这里时断时续地下着雨夹雪,使得本就破坏严重的城内更显凄清和肃杀。洗劫之后,看似恢复了平静,只因大部分居民已经逃亡去了,只留下了狼藉的空城。街道上除了巡逻的士兵,就只能见到一些丧家犬在泥泞中凄惶地觅食,曾经繁荣的黄城已彻底失去了生机。此刻,在大周南征军行军总管宇文亮的行辕内却炭火红亮、热气腾腾,宇文亮正在与两个人密谈。一个人是他的中军官司徒咏明,另一个却是代王荆淮七死士中的狐四。

宇文温在代王宇文达的教唆下写的哀告信就是由狐四带来的,不过狐四带来的不仅是一封怨愤无助的家书,还带来了代王的绝密告白。舔犊之情虽盛,却还不至于令宇文亮公然走上反叛的道路,起到实质作用的是对时局的深入判断和代王对他传递的这些讯息。代王的讯息的里不仅表明了改天换日的志向和决心,也充分展示了他的实力。比如什么以赵王为中心的四王同盟的存在,什么太师毕王宇文贤与大冢宰酆王宇文贞的加入,什么陈王余党尉迟勤的暗通款曲,等等等等。在官场中浮沉多年的宇文亮自然不会全信,但也不由他不信,尤其是元皇后腹中乃宇文贤之子这样的内幕细节。好不容易大军在握,若不抓住时机奋起一搏,下不能为子女做主,上不能宏图大展,一旦回朝交权便只能忍气吞声屈辱一辈子了。一向自诩非池中之物的宇文亮就这样迈出了第一步。

狐四揪着自己嘴角那颗大黑痣上的几根长毛,笑眯眯地问宇文亮:“敢问杞国公下一步打算如何行动呢?”

宇文亮不动声色地品着茶,什么也没说,目视司徒咏明。浑身透着精悍之气的司徒咏明点头会意,开口道:“这不是明摆着么,眼下唯一可做的就是趁热打铁,尽快挥师西北,直取长安。黄城地邻荆襄,由此起兵直取长安,只需经过越王、滕王的封国,四王既然已联合反对太上皇,此路想必通畅无阻。只要青州的尉迟勤按兵不动,韦孝宽此时又无法脱身江淮战场,陈兵京郊不过在旬日之间。”

狐四似笑非笑地点了点头,说:“即便如此,长安一时半会儿没有外援的军队,但也有三万禁军守卫着。杞公原有的三万歩骑,战损了数千,又收编了南陈军数千,大体还是三万吧,就凭三万对三万,有几成胜算啊?还不说长安城的城墙有多高有多厚了,一旦不能在短时间之内速胜夺取长安,各地勤王大军就都会跑来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