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泳紧接着就给我献了私植羽翼的第一策:密召上柱国大将军韦孝宽来东郡面君。韦孝宽名叔裕,字孝宽,他和兰陵王高长恭一样以字行,所以皆称其为韦孝宽,而很少称韦叔裕。他现任徐衮等十一州十五镇诸军事、徐州总管、行军元帅,是目前军界最具威望和实力的老将军了,还颇具传奇色彩。
我的伴读韦静怡就是韦孝宽的孙女,所以我对他的事迹已多有耳闻。北魏时期,他曾任析阳郡守,当时独孤信为新野郡守,二人关系甚好,而且政绩出众,被荆州官民称为“联璧”,传为美谈。
在他的功业中有三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件是坚守玉璧。
公元546年,齐后主高纬的祖父,时任东魏丞相的高欢倾山东之兵自邺城出发,向西魏大举进攻。玉壁是西魏设在东魏西进路线上的要塞,并对东魏的晋州具有极大的威胁,所以高欢决定先攻玉壁。时任并州刺史的韦孝宽便镇守玉璧,城中兵力不过数千。
九月,东魏军连营数十里,十万大军将玉壁围了个密不透风。起初东魏军企图以引诱西魏军出战,韦孝宽却坚守不出。十月,东魏军开始攻城,在城南筑土山,欲居高临下攻城。韦孝宽就将城上原有的两座城楼缚木加高,令其始终高于土山,并多备弓弩、滚木、礌石御敌,使东魏军不能得逞。
高欢派人对城中说:“纵然你将城楼垒上了天,我一样能穿城而入取你的人头!”东魏军遂改变战术,于城南挖掘十条地道,又用“孤虚法”,集中兵力攻击北城,昼夜不息。北城素为天险,敌军猛攻北城,显然意在声东击西。韦孝宽便令人在城南挖掘长沟,切断东魏军的地道,并派兵驻守,待东魏军挖至深沟时,即将其擒杀。韦孝宽又在沟外堆积木柴,备好火种,发现东魏军在地道中潜伏,便将木柴塞进地道,投火燃烧,还借助牛皮囊鼓风,烈火浓烟,吹入地道,地道中的东魏士卒被烧得焦头烂额。
东魏军又造“攻车”撞击城墙,所到之处,莫不摧毁,虽有排楯,也无法抵挡。韦孝宽便用布匹做成帐幔,随其所向张开,攻车撞上,布受冲击立即悬空,城墙未受损坏。
东魏军又把干燥的松枝、麻秆绑到长杆上,灌以膏油燃火,去焚烧帐幔,企图连玉壁城楼一起焚毁。韦孝宽则把锐利的钩刀也绑到长杆上,等火杆攻击时,即举起钩刀割之,把正点燃的松枝、麻秆全部割掉。
东魏军又转用地道,在城四周挖掘地道二十条,用木柱支撑,然后以油灌柱,放火烧断木柱,使城墙崩塌。韦孝宽在城墙崩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