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逻辑悖论(第1页)

燕骏和马骅看了兰陵王遗像和冯风的道具大面后,都认定与他们昨晚所见一致,那个救走冯小怜的黑衣人就是戴着兰陵王这样的面具。我的脑子里立刻出现一个惊人的念头:那黑衣人会不会就是冯风啊?!既然兰陵王没死的假设都可以探讨,冯风冒充兰陵王的可能性就更具探讨价值了。我当即提出了自己的假设,司马泳、燕骏和马骅都陷入沉思。

我为了让这种假设更具可能性,便说:“朕亲眼见过冯风的剑舞,那不只是舞蹈,也需要相当的武功根基。”

燕骏皱眉说:“陛下,那必须试探一下他是否身怀绝技,仅凭眼睛看是难以确定的。”

司马泳摆弄着那个大面道具,慢慢说:“嗯,都姓冯,一个是太上皇的幸奴,一个是太上皇的情人,一个在宫,一个在外,里应外合……”

他说到这里,我已经否定了自己的假设,道理很简单,如果冯风是和冯小怜一伙的,要再次使用巫蛊术谋害杨丽华,他在宫内近水楼台,何至于让冯小怜在宫外去勾引穆忠?况且,二冯若是同党,宇文赟并未东巡的真相冯风一清二楚,他怎么可能不密报冯小怜,何至于使她变成了丧家之犬?司马泳维护我的面子,没有直接反驳,让我自己更正罢了。

既然昨晚的黑衣人不可能是冯风,其身份就变得难以揣摩了,唯一的线索就是:带着兰陵王式面具武林高手。我皱着眉头沉默不语,两次让冯小怜死里逃生,杨丽华虽都不知情,但我还是觉得在她那里很没面子,不免郁闷。

司马泳见我这样子,微微一笑,说:“陛下,不管那黑衣人是谁,臣以为都不应成为陛下操心的事情,陛下应该专注于那八字方略和韦老将军规划的南北中三点成面的布局啊。”

我心中一震:对啊,冯小怜的事只是细枝末节,怎么可以舍本逐末?便深深点头,问:“先生说得对,那么当务之急应该是宫禁六率,朕该从何着手?”

司马泳说:“太上皇不是给陛下送来一个合适的人选吗?”

“先生说的是长孙晟?”

“正是,长孙将军官居夏官府左司卫上士,他的顶头上司便是掌管宫禁六率的左右武伯大夫,他相当于武伯大夫手下的执行官、提调官,可以说正是要害所在。”

“可他的底细还没摸清,可以信任吗?夏官府长官大司马可是普六茹坚啊。”我疑虑地说。

“陛下所虑甚当。据臣所知,长孙晟生性沉稳、不张扬,其实他乃是前魏太师长孙稚的曾孙;当朝大司徒长孙览便是其叔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